有一次,南怀瑾在家中接待了一位年轻记者,记者开口问道:“南先生,为什么现在那么多

闻神聊知识 2024-06-15 15:37:15

有一次,南怀瑾在家中接待了一位年轻记者,记者开口问道:“南先生,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中国富人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呢?”南怀瑾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他严肃地说:“将资金和子女送往国外的人,应该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 南怀瑾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学大师之一,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这让他感到深深的忧虑。 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出国和移民的热潮席卷全国,不少富裕家庭不仅将资产转移到海外,还把孩子送到欧美国家求学。 面对这种现象,南怀瑾先生公开表示:“一个没有文化和传统的国家和民族,是无法有长远发展的。” 他深知,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在精神上完全西化,那么它就会失去独特性和创造力,最终在国际社会中成为他人的附庸。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南怀瑾先生列举了两个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 第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1942年,美国罗斯福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将12万日裔美国人强制关押在拘留营中,没收了他们价值超过4亿美元的财产。 即使这些日裔美国人已经取得美国国籍,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的公民权利形同虚设。 第二个事例发生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以制裁俄罗斯寡头为名,冻结了他们在美国的大量资产。 即使这些寡头已经移民多年,甚至成为美国公民,也无法避免被制裁的命运。 这些事件让南怀瑾得出结论: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过是儿戏。 而一个没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的国家,是无法在国际社会中立足的。 南怀瑾先生的警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有着切肤之痛。 他多次在国内外演讲时,讲述自己在美日等国遭受歧视的经历。 有一次,他在美国的一家超市购物,结果被收银员百般刁难,只因为他是亚裔面孔。 还有一次,他在日本参加学术会议时,在火车站遭到警察的无理盘查,尽管他出示了邀请函和各种证件,警察依然态度蛮横,扬言要将他带去警局。 更令人心痛的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期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中,歧视和仇恨亚裔的浪潮兴起。 许多亚裔美国人和在美华人遭到谩骂和攻击,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移民和出国热潮,南怀瑾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信心。 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之本。 如果丢失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会成为无根的浮萍。 在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守中华文明的独特内核。 南怀瑾先生以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自居,呼唤民族的历史自觉。 他的人生,正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生动阐释。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要胸怀大志,志存高远,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 南怀瑾先生常对学生说:“行道惟坚,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意思是,一个人要志存高远,坚定不移,努力使自己的德行如天地般厚重,让自己的思想如日月般明亮。 只有这样,人生才有价值,生命才有意义。 南怀瑾先生的教诲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更要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南怀瑾# (信息来源:海峡新干线)

0 阅读:297
闻神聊知识

闻神聊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