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毛主席的夫人去萧劲光家串门,回家后,她告诉毛主席说萧劲光家里有宝贝,第

论芸有事 2024-06-27 13:19:28

--一天,毛主席的夫人去萧劲光家串门,回家后,她告诉毛主席说萧劲光家里有宝贝,第二天,毛主席就来到了萧劲光的家里:“听说你这儿藏了宝贝,给我看看怎么样?”毛主席所说的宝贝到底是什么?   (信源:人民网、法治大别山,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革命年代,一段发生在延安的“书缘”悄然展开。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两位开国元勋级别的传奇人物——毛泽东和萧劲光。   萧劲光,这个在战火纷飞中辗转多年的军事家,随身携带着几本珍贵的军事著作,它们是他的宝贝,更是他的精神食粮。   自然对于“嗜书如命”毛泽东来说,这些书无疑也是稀世珍宝。   消息是贺子珍带来的,她在拜访萧家时,无意中瞥见了那几本陈旧却被精心呵护的军事典籍。回去后,贺子珍将这个发现告诉了毛泽东,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一向雷厉风行的毛泽东就出现在了萧劲光的住处,开门见山,他直言不讳地提出要借阅萧劲光的藏书。   面对这个请求,萧劲光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对这些书籍充满了感情,它们见证了他的坎坷人生,另一方面,他又怎能拒绝毛泽东的殷切期盼?   最终,毛泽东的坚持战胜了萧劲光的犹豫,他依依不舍地将《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两本书“借”给了毛泽东,却没想到这一“借”就是几十年。   毛泽东如获至宝,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书籍,与萧劲光展开了一场场关于军事理论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萧劲光阐述了自己对战争指导原则的独到见解,让毛泽东颇为赞赏。   他鼓励萧劲光将自己的思想整理成文,而这篇文章后来竟成为了红军的军事教材,其中的观点更是被毛泽东多次引用。   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那两本书,却一直静静地躺在毛泽东的案头,他“借”了一辈子。   直到晚年,萧劲光才从一封泛黄的亲笔信中,了解到了这段“书缘”背后的故事。   原来,在毛泽东看来,这些书早已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他们革命情谊的见证,他视若珍宝,情不自禁地将它们留在了身边。   信中,毛泽东感慨万千,他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对萧劲光的友情和才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读罢信笺,萧劲光热泪盈眶。   他明白,时光可以冲淡许多东西,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那份真挚而深厚的友谊,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这段传奇的延安“书缘”,不仅见证了新中国两位开国元勋之间的深厚情谊,更折射出革命先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   毛泽东爱书、惜书的精神,他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而萧劲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情怀,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同样彪炳千秋。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正是一代代革命者前赴后继、不懈奋斗,才换来了今天的盛世太平。   而像毛泽东与萧劲光这样的传奇“书缘”,更是为那段峥嵘岁月吹响了嘹亮的号角。   它们不仅汇聚成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也必将在历史的天空中永放光芒!     信息来源:人民网(2016-03-30)——《毛泽东撰写军事著作时曾向哪位开国大将“借宝”?》的报道 法治大别山(2019-05-08)——《毛主席借“宝贝”,与萧劲光大将的故事》的报道

0 阅读:13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