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挨骂,是自找的。

明朝皇帝个顶个都很“神”。从1368年立国,到1644年亡国,享国276年,历经16位帝王,皇帝完全不上朝的时间超过12

明朝皇帝个顶个都很“神”。从1368年立国,到1644年亡国,享国276年,历经16位帝王,皇帝完全不上朝的时间超过121年,比例占到了43.84%。

这事已经很邪乎了。皇帝是一个身份,也是一个职业,当皇帝不上朝等于是“旷工空岗”。

在这些不上朝的明朝皇帝中,有3位“神”到冒烟。一位是24年不上朝的嘉靖,一位是30年不上朝的万历,还有一位是7年不上朝的天启。

嘉靖在位45年,不上朝时间占比53.33%;万历在位48年,不上朝时间占比62.5%;天启帝在位七年,考勤基本上为零。

论对历史的贡献。道长好歹是在永寿宫实践“古典科学”,用20年时间证明了“凡人修仙是一件极其不靠谱的事儿”。天启躲在厂房里,右耳朵夹着一根铅笔,左手拿一个手推刨‌子,身体力行大明“工匠精神”。

唯独万历,躲在深宫30年,实打实摆烂了30年。

嘉靖摆烂是从“壬寅宫变”开始,道长没想到大明深宫的水如此之深,死里逃生后,吓得道长搬去了永寿宫。表面上不问世事,实际上一刻也没放松。

所有奏折先让阁老们拿出意见,再呈到他面前,最后拍板决定。这一招的高明之处是,我可以不上朝见你们,但你们的工作汇报一份也不能少,“批红”的决定权永远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个人感觉。除洪武永乐时期,嘉靖帝的水平,代表了整个明朝的天花板。他的副本难度最高,他用的首辅绝对是“明星天团”——杨廷和、蒋冕、毛纪、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随便拎出一个,就够后世儿孙喝一壶的。

像严阁老这等后世官场私下“临摹”的“模范官僚”,在嘉靖眼里连一块抹布不如。严嵩是专权,完全在嘉靖可控范围内,绝没达到独断乾纲的程度。后来,见严党已没有利用价值,随便找个人弹劾“二代目”严世蕃,嘉靖凭一本折子就把严家给抄了底朝天。

道长极有可能是一个“穿越者”,其思维太过超前,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居家办公”的老板。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大明王朝,道长能够维护帝位永固,离不开他那套非常“科学”的平衡术。

设置AB角色,同时扶持严嵩和徐阶,放任他们窝里斗,把底下大臣驯化成一只只“乌眼鸡”,一天天梗着脖子,恨不得咬死对方。

这群“乌眼鸡”斗得越狠,嘉靖的大腿就会被抱得越紧,“皇权”就成了待估而价的稀有资源。

不上朝归不上朝,大明王朝一切运转照常。该收的税,一分不少;该受收和边防的活儿,底下大臣都抢着去干。

道长高明之处,就是用“最没有存在感的方式,去干最高级的活儿”。身体上摆烂,精神上比谁都上进。

万历皇帝想学爷爷,也要搞“居家办公”,结果一地鸡毛。就他从生母李太后那遗传的拉垮智商,能干好事,真是见鬼了。

他爷爷嘉靖平定“大礼仪之争”,那叫一个丝滑,百官要搞“左顺门哭谏”,嘉靖可不惯着他们,哭得越狠,揍得越狠,一直揍到不哭为止。万历连想立哪个儿子当储君都搞不定,“国本之争”输得裤衩朝天。

输掉了“国本之争”,就跟群臣斗气,从此不上朝、不批折,典型无能者的愤怒。内阁大臣想见一见他,对不起,没空,先叫一个号排队等着吧。

这家伙“躺平摆烂”到什么程度呢?

万历三十年,吏部尚书孙丕扬对“员缺”进行了统计。蓟辽总督空了两个月,延绥、陕西、河南等地巡抚空了好几年,就这还怎么运转。

孙丕扬上报万历后,奏折石沉大海。到了万历三十七年,朝堂就是剩兵部尚书一人,吏部、礼部、户部尚书和侍郎全空了。

到了万历四十五年,朝廷几乎“为之一空”。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

就是这样一个“空壳公司”,它能有什么好?

御史们联名给他上疏,哀求他出来主持大局,万历回批永远是三个字“知道了”。这家伙受他姥姥家基因影响,两眼珠子只会盯着白银子。

从京师选派各种太监、百户到地方开矿,然后收取矿税。一时间,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臭名昭著的“高淮乱辽”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至于苏州织工、景德镇瓷工罢工举义,更是家常便饭。

在万历的胡作下,终于爆发了“萨尔浒之战”,放任后金逐渐崛起,成为后患。

有些事是学不来的。嘉靖一登基,就开始清退宗室勋贵多占抢占的庄田,一口气清理掉14万宗室豢养的宦官。客观来说,正德留下的烂摊子,嘉靖给收拾得不错。

万历呢?张居正活着的时候,给他攒了一点家底。张居正死后,他亲政第一件事是“拿张居正当家底”。此后,给福王、潞王这等皇室蛀虫,动辄百万亩土地作为封赏。

这孙子学他爷爷不上朝,结果弄了一个瞎胡搞,后世不骂他,骂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