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流浪汉因无暂住证被送进收容所,填写籍贯时警察瞬间呆住“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杞县王耀军吗? (信源:李济民,《墙上诗人王耀军》,东方出版社。) 王耀军,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如果提起“墙上诗人”或者“流浪大师”,你或许会想起那个背着破旧书包,手握一支毛笔,穿梭于大街小巷,在墙壁上挥洒诗篇的身影。 这位传奇诗人的故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说起。 1992年,北京的街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几个巡逻的民警发现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身影: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一手提着石灰桶,一手拿着刷子,正在街边的墙壁上涂涂写写。 “又是哪个流浪汉在乱涂乱画?” 一位年轻的民警嘀咕着,准备上前制止。然而,当他们走近一看,却被墙壁上的内容吸引住了。 那不是毫无意义的涂鸦,而是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歌!笔触虽然粗犷,却蕴藏着令人震撼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民警们意识到,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绝非等闲之辈。他们询问老人的姓名和来历,老人只是淡淡地回答:“我叫王耀军,来自河南杞县。” “王耀军?!” 听到这个名字,其中一位老民警顿时愣住了,他想起了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时间回到几十年前,那时的王耀军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出生于河南杞县一个贫困的家庭。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被誉为“天才神童”,他的梦想是考上大学,用文字改变命运。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和人开玩笑。正当王耀军满怀希望,准备迎接大学生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王耀军悲痛欲绝,也让他失去了继续学业的经济支撑。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高考,回到家乡,扛起生活的重担。 为了谋生,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生活的磨砺并没有消磨他对文学的热爱,反而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他开始尝试着用诗歌记录生活的点滴,抒发内心的情感。没有纸笔,他就用树枝在地上写,用石灰在墙上写,墙壁成了他倾诉的平台,也见证了一位“墙上诗人”的诞生。 他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石灰桶和毛笔,踏上了漫漫的流浪之路,一路走,一路写,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递给世人。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有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朴实无华却又直击人心,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他也因此被称为“流浪大师”。 开封市政府也开始关注这位民间诗人,为他举办了多场诗歌朗诵会和研讨会,肯定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
北京一流浪汉因无暂住证被送进收容所,填写籍贯时警察瞬间呆住“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杞县
微生有晓芸
2024-06-29 10:34:02
0
阅读:490
把酒问天
河南杞县确实有这么一位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