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专家!”资深媒体工作者王涛,建议把中国日历中所有的洋节全部取消!她说:“洋节和我们中国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每年大肆宣传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不仅让我们忽略掉自己的传统文化,还会被外来的文化所侵略影响! 信息来源: 康乐咨询工作室2024-06-03《强烈建议把中国日历中,所有的洋节全部取消》 不得不说,这位专家王涛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洋节究竟该不该过?这个问题恐怕早已萦绕在不少国人心头。 不知从何时起,洋节在中国的存在感愈发强烈,商场里圣诞树比比皆是,情人节的玫瑰花一束难求,万圣节的南瓜灯更是随处可见。 反观我们的传统佳节,春节的烟花爆竹被禁,元宵的花灯难觅,端午的龙舟不见,洋节的热闹喧嚣与传统节日的冷清失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令人唏嘘的是,问起年轻人七夕是哪天,他们多半一脸茫然,可提到情人节,他们立马眉飞色舞,2月14日脱口而出。 孩子们对圣诞老人如数家珍,可问起屈原,问起嫦娥,他们却是一问三不知,传统节日的内涵与故事,正随着一代代人的遗忘而渐行渐远。 有人说,过洋节无可厚非,文化交流本无国界,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互通有无,这不正是件好事吗?何况,洋节对于外贸等行业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欢迎洋节的同时,是否还记得珍惜自己的传统? 当我们对洋节的了解超过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当我们为了跟风过洋节而忘记了传统节日的意义,这种全盘西化的倾向实在令人担忧。 诚然,并非所有追捧洋节的人都是盲目崇洋媚外,商家借洋节炒作营销,大肆渲染消费主义,这固然值得批评。但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我们还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洋节与传统节日的关系呢? 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待外来事物,我们需要包容并蓄的胸襟,但同时,文化自信更是一个民族立身之本,唯有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沃土,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因此,与其简单粗暴地"取消"洋节,倒不如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传统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承载着先人的智慧结晶,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创新传承,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在春节期间举办"非遗"展演,在元宵节举办灯谜会;在端午节举办诗词大赛,让优秀的中华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不同人群的节日选择,对于有洋节需求的人群,不妨印制洋节专版日历。 而在大众日历中,则可充实伟人志士、科学先贤等资料,让方寸之间也能凝聚民族精神,传递家国情怀。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传承民族文化根脉的同时,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世界文明之精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心]
“这才是真专家!”资深媒体工作者王涛,建议把中国日历中所有的洋节全部取消!她说:
论芸有事
2024-07-13 16:10:08
1
阅读:96
雪尘
又想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