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我就喜欢到处下乡去义诊,不怕条件艰苦,也不怕路途遥远,怕的只是自身的能力满

张登峰科普说说 2024-07-15 15:52:16

年轻时我就喜欢到处下乡去义诊,不怕条件艰苦,也不怕路途遥远,怕的只是自身的能力满足不了当下患者的需求,其实啊,现在很多病不能说治不成,就比方说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现在说需要一直用药才能压制,但是早在千年前,张仲景、华佗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宝藏经验,只是时光荏苒,这些宝藏很多都遗忘在历史的长河,所以作为中医,只有不断的去寻找新的方法来治病。听过一句话:自古高手在民间,这也是我经常下乡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更多东西丰富自身,也可以帮助更多人。   中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到过一个小山村,碰见一个老先生,虽然衣服陈旧,但胜在干净整洁,他不紧不慢地说:糖尿病就是痰湿过盛,邪气丛生!   怀着拜师学医的心,我多次找他,他给了我一张方,并给我仔细讲了讲,后来才明白其中缘故,并且也广泛运用!   医案:前几个月有一个胖胖的男子来到我这边看病,说是40岁,年纪不算大,但是却是一位十足的“老糖友”,确诊二型糖尿病将近5年,中间吃降糖药总是心里膈应,觉得自己还这么年轻,根本治标不治本,也不想一直吃下去,这次来我这主要是想试试中医调理一段,二是他觉得自己的胃脘和腹部老师胀满不舒,浑身重重的提不起力气,头昏沉,总感觉有东西罩在头上,所以经常会挠一挠头,还有就是口干苦,大便黏滞不爽,一天要解好几次。询问他小便情况,尤其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他说小便颜色黄,但是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   察舌脉,舌红苔腻,脉滑数。检查糖耐量减低,查空腹血糖波动在10.6mmol/L左右。中医辨证是湿聚生痰,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健脾。方以茵陈五苓散加减。   于是开方:茵陈,泽泻,猪苓,白术,桂枝,法半夏,陈皮,虎杖,黄芩,车前子   结果怎么样呢?   用15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大便黏滞减轻,口干、口苦好转,前方去虎杖、黄芩,再服15剂后诸症基本没有了。续以上方再继续调理巩固2个月,查空腹血糖波动在7~8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9.0~9.5mmol/L。   这是什么道理呢?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由于过食肥甘或长期饮酒,导致湿困脾阳,使脾失运化,聚湿生痰,流聚于血脉所致,其证候多包括眩晕、疲乏无力,纳呆,胸胁苦满等,因此痰湿痹阻、脏腑功能失调是其基本病机;   上方案例采用了茵陈五苓散加减, 要知道茵陈五苓散系张仲景治黄疸(湿重于热型)的经典名方,如《金匮要略》云“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针对糖尿病偏肥胖患者的中医病机,茵陈五苓散有其独特的疗效。茵陈五苓散由茵陈、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其组方特点主要是清热利湿为主,温化为辅。其中茵陈为清利湿热主药,用量为五苓散的两倍,配合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湿,白术甘温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行水,其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健脾。#中医##糖尿病#

0 阅读:1
张登峰科普说说

张登峰科普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