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法租界的马路是如何命名?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2 17:03:32
1856年开筑的“法外滩”被认为是第一条上海法租界的马路。白来尼蒙马浪路(马当路)则是法租界名字最长的马路。随着租界的扩张,法租界道路建设也全面铺开。到20世纪30年代法租界筑路已达60多条。
法租界用法国人名及相关事物做路名可分七类
第一类是法驻华公使:吕班路(重庆南路)、毕勋路(岳阳路)、蒲柏路(太仓路)、康悌路(建国东路)、喇格纳路(崇德路)
第二类是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荫路(西藏南路)、爱棠路(余庆路)、甘世东路(嘉善路)
第三类是公董局的董事或职员:皮少耐路(寿宁路)、华成路(会稽路)、安纳金路(东台路)、祁齐路(岳阳路)、望志路(兴业路)、蓝维霭路(肇周路)、白赛仲路(复兴西路)
第四类是旅沪法侨:雷米路(永康路)、蒲石路(长乐路)、麦赛尔蒂罗路(兴安路)、麦底安路(山东南路)、陶尔斐斯路(南昌路靠雁荡路段)、福履理路(建国西路)、西爱咸斯路(永嘉路)、拉都路(襄阳南路)、巨福路(乌鲁木齐南路)、麦尼尼路(康平路)
第五类是旅华天主教士:姚主教路(天平路)、赵主教路(五原路)、金神父路(瑞金二路)、古神父路(永福路)、薛华立路(建国中路)
第六类是法国名人:高乃依路(皋兰路)、莫利爱路(香山路)、环龙路(南昌路)、霞飞路(淮海中路)、福煦路(延安中路)、贝当路(衡山路)、古拔路(富民路)、杜美路(东湖路)、辣斐德路(复兴中路)
第七类是与法国有关的事物:贾西义路(泰康路)、爱多亚路(延安东路)、亚尔培路(陕西南路)、爱麦虞限路(绍兴路)、潘兴路(吴兴路)、海格路(华山路)、普恩济世路(进贤路)、福开森路(武康路)、“麟桂路、朱葆三路”(长乐路362弄、溪口路)则是两条以中国人命名的马路。
在这些法国式的路中,以霞飞路为最富有法国巴黎情调,不管法国人眼中霞飞将军如何挽救法国的命运的,在华人眼中只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语而已。这条路是法租界中最长最直的马路,东自敏体尼荫路(西藏南路)西止海格路(华山路)现今为淮海路。
图一:霞飞路
图二:法租界总图
图三:贝当路(衡山路)潘兴路(吴兴路)
图四:爱多亚路的大世界游乐场
图五:福开森路(武康路)武康大楼
图六:霞飞路(淮海中路)近华龙路(雁荡路)
图七:麦阳路(华亭路)霞飞路(淮海中路)
图八:贝当路(衡山路)百代唱片
0
阅读:0
LA麻辣兔头
用中国人命名的有三条路,虞洽卿路(西藏中路)。善钟路(常熟路)。朱葆三路(溪口路)
北菲
毕勋路是汾阳路,岳阳路是祁齐路
大宝的主人
还有用法国文化明人命名的,辣裴德路现在叫拉菲耶也就是老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