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南京历史上有哪些名称吗? 春秋时南京为吴国之地,吴王夫差时,筑冶城以备楚。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了吴国,第二年勾践令范蠡在秦淮河畔长干里构筑越城,又称范蠡城、越台,南京主城区建城由此开始。李白有一首诗《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石头城并设置金陵邑,意为埋金之地。这是南京主城区建置政区治所开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五次出巡,毁金陵邑城,改名为秣陵,意思是喂马之地,南京现在还有苜蓿园大街,苜蓿就是马的草料。唐代许浑有诗: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公元211年,吴主孙权将统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大业”,又在楚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建筑军事要塞石头城。229年,吴大帝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从此,“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的帝王之宅—南京作为国都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王安石诗曰: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 晋灭吴后,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五胡乱华后衣冠南渡,晋元帝继位建立东晋并定都于建康。之后南朝宋、齐、梁、陈皆定都于此,前后共320余年,史称六朝。“吐槽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六朝上承两汉,下开盛唐,在中华文明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后,采取压低六朝故都地位的政策,毁建康城邑,于石头城设置蒋州,隋炀帝时,改蒋州为丹阳郡,我们上期还讲到过一个叫辅公袥的人在这里建都,定国号为宋。 唐替代隋以后,620年,废丹阳郡改置扬州。5年后,扬州治所移至江都(今江苏扬州),从此扬州之名专指江都。757年,设置江宁郡,意为长江安宁。次年改江宁郡为昇州。 五代十国时,杨吴政权于920年升昇州为金陵府,南京首次建置为府。937年十月,杨吴权臣徐知诰(即李昪)代吴称帝,史称南唐。 南唐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并扩建城邑,将城垣扩张至秦淮河南北两岸。现在遗留下来的明城门汉西门就是原来的南唐城门大西门。 975年,北宋灭南唐,改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立赵祯(宋仁宗)为升王,为避讳,改升州为江宁府。 1127年,南宋建立,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并以建康为东都。 1279年,元灭南宋后,改建康为集庆,意思是喜庆汇集之地。整个元朝,集庆都是监督东南诸省、统领东南各道的江南行御史台驻地。 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改集庆为应天,意为顺应天命。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在应天府设置南京,这不仅是南京地名之始,也是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全国性的首都。第二年起花费五年时间建筑新城池,明城墙驰名中外。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1644年,朱由崧于南京建立南明。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攻陷南京后改为江宁府,定为江南省省府。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名天京,定为首都。1864年,天京被清军攻陷,太平天国灭亡,复改回旧名江宁府。清末,南京不仅是江苏省省会、江宁府城,还是两江总督、布政使、江宁织造、驻防将军等文武要员的治所所在。 1911年12月29日,辛亥革命爆发,革命起义的17省代表齐聚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国号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设置南京府。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成立,定南京为首都,改江宁县主城部分为南京市;4月24日,南京市政厅成立,为南京成为现代意义的“市”行政建制的开始;6月1日,市政厅改为市政府;6月6日,定南京市为特别市,直隶于国民政府。1929年2月,江苏省省会自南京移至镇江县;4月16日,改南京特别市为首都特别市。1930年,又改首都特别市为南京直辖市,直属行政院。 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解放。南京政区曾有过“邑”“县”“州”“京”“郡”“首都”“特别市”“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等不同层级的行政建制。南京名称之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也属罕见,以政府名义明文确定的正式名称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业、石头城、扬州、丹阳、丹杨、江宁、建邺、建康、金城、蒋州、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秦淮、天京等20多个,作为都城的别称有新京、南京、吴京、神京、上京、京师、京邑、京市、西都、留都、陪都、行都、新都、南都、天都、皇都、皇邑、帝里、天城、首都特别市等20来个,民间习惯性称谓有冶城、越城、范蠡城、虎踞龙盘、上国、江南佳丽地、白门、江南第一州、江城、南国、钟山等10个以上,一共有50多个。这些南京的旧称在现在的南京地名中很多都保留了下来。建制的更变、名称的繁多,折射出南京历史发展的兴衰起伏。
您知道南京历史上有哪些名称吗? 春秋时南京为吴国之地,吴王夫差时,筑冶城以
访古金陵益明
2024-07-31 21:34:18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