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的心酸事。第一野战军有一件事比较尴尬,全军五大战略区,每个战略区都支援过一野。 华北直接支援了两个兵团:十八、十九两个兵团入陕作战,消灭马家军、击破兰州,十八十九兵团立了大功。 第二野战军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虽然不多,比如陈赓兵团、八纵、晋冀鲁豫战时后勤司令部等等。 第三野战军,1947年支援过一部分俘虏兵,1949年9月,又抽调200辆汽车,并派了相应的回驾驶员、部队随车,组织一个汽车团,整建制划给一野。这件事记录于我军《后勤史资料选编》的三野卷。 第四野战军,炮兵团跟着十八十九兵团去了西北。 没办法,西北解放区人口太少,无法源源不断地补充新兵、征集粮食弹药。
彭总的心酸事。第一野战军有一件事比较尴尬,全军五大战略区,每个战略区都支援过一野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4-08-12 13:08:55
2
阅读:19714
沈默的大海
没办法,吃最苦的苦,打最难的仗
用户18xxx09 回复 08-30 11:04
带领二十年万人解放了建国之时三分之一还多的国土!
风车
皮旅是个传奇,在二野三野华北军团和一野轮了一圈
安安稳稳 回复 08-22 09:09
皮有功,少晋中[点赞]
大风歌
要是没有彭总拉着一野在西北苦苦支撑,胡宗南的几十万人马转移到任何一个战场都将造成解放军的极大被动
不死的是信念 回复 08-23 00:58
这话彭总都没底气说
懂你 回复 09-25 12:23
说的不对,彭去的时候,太原外围已经被我军打下来,只是因为平津战役延缓攻击,彭总被徐帅留下指挥,没有彭,徐帅一样完成任务,之前的临汾晋中战役就是证明。
用户18xxx49
当年4野还是各大军区把自己的精英派送东北,要不然哪里来的兵强马壮的四野?
用户10xxx69 回复 10-04 20:09
山东八路军主力都去东北了!
用户10xxx69 回复 10-04 20:08
山东八路军主力,新四军都是杂牌?
不或
部队训练有素,武器装备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最好的,只不过解放战争开始其他野战军有补充,西北人口资源有限扩军。
用户10xxx91 回复 09-30 13:26
这话也敢说,西野最开始是贺龙的后勤兵,怎么就是武器装备最好的?
用户78xxx43
西北现在都是中国算是穷的地方,都需要中央及各地方支持,解放前可想而知,公路少,土地贫脊,几乎没有工业,人口少,又是民族宗教地区,能把地头蛇给灭了。不愧是彭大将军。
玄元真人(元灵子)
这并不是说第一野战军弱,而是第一野战军经过抗战八年因为肩负保卫陕甘宁保卫中央的护卫之责,长期得不到合适的发展,而且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派出了众多部队和主力359旅及吕正操部赴东北!同时,第十八十九兵团最后划归一野本就是中央预决策!如果红二120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有115和129师同样的发展机会,肯定不会比它们发展的差!
用户10xxx75
彭总打仗不怕牺牲
蔚蓝的天空 回复 09-25 18:30
胡说,彭老总部队伤亡率在各野战军里是最低的。
重楼
抗战结束时,武器装备最好的是刘邓的129师。
田子轩 回复 08-19 13:02
129师是攻下许昌之后,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了两大野战军
风流四季 回复 08-18 21:38
115还是强于129的,闷声发大财,几乎完整的拿下了山东。
我本凡人
一野是没办法,开始的时候,陕北养不了那么多人,后勤基本上全靠山西支援,到了后期,拿下山西以后,后勤基本上得到保障,一野才能增加部队人数,不然还得苦苦煎熬
龙勃透镜
人少地薄,根本无法靠自己发展壮大队伍。还承担保卫党中央的重任,拖住了国民党一战区胡宗南部几十万人马。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zyr17
四野的炮兵团是因为打太原,配给了徐向前的十八十九兵团,又跟着十八十九兵团划去了一野。
用户98xxx65
本来一野也就2个兵团10多万人,也就是第一第二兵团,后来18,19兵团加入,一下子到了30万人马。。。再后来新疆陶峙岳起义部队被改编为22兵团,一野总共5个兵团约40万人
杞人无忧
第二野战军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虽然不多!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十八兵团聂帅敢说是华野的?
天高云淡
抗日战争时期为全局贡献最大的是贺龙领导的120师,作为全军预备队发展壮大了别人,自己又回师保卫党中央。条件最苦又错过了大发展的机遇所以一野才乒少装备差!
闲来无事
与十倍之敌周旋两年,发展壮大了两倍的实力。并使敌重兵集团动弹不得,西北不是决战胜似决战。如果胡宗南集团三十万大军投入其他任何战场,解放战争都要晚一年胜利
懂你
抗战胜利时确实是刘邓最强,后来挺进大别山,发展不好。
闲来观心
西北人口在解放前可比东北多,古代陕西可是军队主要兵源
Joonyoung0722 回复 08-18 09:10
西北在唐代以后就不养人了,水土流失的厉害
越蛮 回复 09-16 09:29
虽然胡宗南的第一军不是五大主力之一,但是装备还是很精良的,就是后面被遛死了
用户18xxx09
带二十万人解放了建国时三分之一还多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