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为什么在新能源时代实现了「弯道超车」这其实是多个元素的耦合,包括政策

白菜研究索啊 2024-08-14 14:26:41

中国汽车品牌为什么在新能源时代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其实是多个元素的耦合,包括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恰到好处的时代风口。其实这套逻辑可以复用在不少行业里,可以说基本上只要涉及工程制造领域全新技术路线落地的方面,中国现在能跑赢任何人,只要新技术路线的价值被认可就行。

首先是产业政策,这块感觉都不用多说,十年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就大面积存在了,中间也经历过骗补风波,但终归大浪淘沙淘出了一批真能打的的企业。当然,现在相关的补贴还没停,而且已经变成了全球范围的共识,去哪个国家都一样,只是咱们起步是真的早。

然后是产业基础,大概十几二十年前,咱们其实就已经具备了切入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前置条件,比如金属冶炼这些行业,早就很成熟了,而且产能很高。而且2010之后又在工控、电机这些领域崛起了一批自主巨头。而像比亚迪这种,90年代开始起家就是产电池的,也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顺势进入电车,这个过程其实还挺自然的。而特斯拉之所以在中国能活、在美国就濒临破产,其实靠的也是这套产业基础。

最后就是时代风口了,连绿党都能胜选德国大选的年代,新能源汽车的叙事基础简直是天然存在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明明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强势,却也不好直接调整自己的汽车新能源化的政策。说来也挺有趣,本来他们是想着靠汽车新能源化这轮革命再清洗一波市场,结果发现自己不是主导者,反而被中国新能源占了先,但自己现在又被架起来下不去了,只能硬着头皮打。

不过这场仗吧,也没到半场开香槟的时候。欧美日的一堆车企,其实利润都很好,多年来的资金储备、技术储备也多,其实还是要提防他们某种时刻技术突破的可能。但整体看还是难哦,想想在欧洲搞个铝厂基本都成本爆炸,这种产业链支持基础感觉他们要付出的成本也要远高于国内车企。

现在就是等固态电池那一波,看看能不能彻底奠定优势,在此之前也要趁着自身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时候抓紧开拓海外市场,窗口期其实也不会特别长的。

#汽场全开#

0 阅读:0
白菜研究索啊

白菜研究索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