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肺小结节是否为肺癌
李东晓是我
2024-08-15 00:07:30
肺小结节指的是在影像检查中发现的各种孤立性增生肿块,要判断其中是否为肺癌,需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那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是如何判断肺小结节的性质呢?
首先,对于每一个出现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医生都必须高度重视,要仔细判断是否存在向肺癌转变的可能,并且要追溯以前的胸部和其他影像资料。
其次,对于影像学显示出孤立性结节,并且在两年以上保持稳定状态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再次出现玻璃样影,就必须重新评估,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对于直径在8mm以下、结构钙化、边界清晰、孤立的肺小结节,一般不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但需要每两年进行一次高分辨率CT检查。
而对于直径在8~10mm的小结节,则应该进行连续的CT跟踪扫描,因为这类结节的恶变率可能在5%左右。建议从发现之日起,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进行CT检查。
对于直径至少为8~10mm的性质不明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在临床证据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存在矛盾时,比如临床怀疑恶性可能性很高,但PET-CT结果为阴性,或者需要明确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时,建议进行经胸壁针吸活检。同时,如果出现空气支气管征,可以考虑进行气管镜检查。
对于没有肺癌危险因素的可以手术切除的亚厘米级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取决于结节的大小。比如,直径小于4mm的结节无需随访,但需要告知患者风险及随访的好处。直径在4~6mm的结节,在12个月时进行重新评估,而不需要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直径在6~8mm的结节,可以在6~8个月进行随访,然后在18~24个月再次进行随访。
对于有肺癌危险因素的可以手术切除的亚厘米级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也取决于结节的大小。比如,直径小于4mm的结节在12个月时重新评估,而不需要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直径在4~6mm的结节,可以在6~8个月进行随访,然后在18~24个月再次进行随访。直径在6~8mm的结节,可以在3、6、9、12、24个月进行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肺小结节的变异已成为肺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许多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此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一些患者最终发展成肺癌。因此,一旦发现肺小结节,必须及时确诊其性质,并积极进行治疗和定期跟踪。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