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的遗愿完成了。" 24年前,一场意外让他濒临死亡。100多位乡亲慷慨解

洛风阐社会 2024-08-30 13:30:46

"哥,你的遗愿完成了。"  24年前,一场意外让他濒临死亡。100多位乡亲慷慨解囊,凑了1000多元救命钱。如今,这笔"救命恩情"被20倍奉还!但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让人泪目的真相...原来,当年被烧伤的哥哥早已离世。是弟弟找到了尘封24年的笔记本,一笔一笔还清了哥哥的"救命债"!   2000年的夏天,对于河南信阳市平桥区的雷宋明来说,是个永远难以忘怀的时节,那年,他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谁能想到,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天,雷宋明因为一次意外被严重烧伤了。面部和上半身都被大面积烧伤,疼得他直冒冷汗。周围的人们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了医院,可看到医生皱起的眉头,雷宋明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情况不妙。   躺在病床上,雷宋明脑子里乱糟糟的。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宋来波,想起了他们俩相依为命的日子。   父母在宋来波两岁的时候就离世了,从那时起,兄弟俩就互相照顾着长大。去年,他们唯一的依靠爷爷也走了,留下两个年轻小伙子相互扶持。   雷宋明心里苦笑,这下可好,自己躺在这里,弟弟该怎么办呢?更要命的是,医生说治疗费用很高,可他们兄弟俩哪来那么多钱?雷宋明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就在雷宋明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好心人站了出来。村委会发起了捐款倡议,号召本村和周边村庄的人们伸出援手。   村民们的反应让人感动。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是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就凑了一千多块钱,虽然数目不大,但却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雷宋明听说这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暖洋洋的。   有了这笔钱,雷宋明终于可以安心治疗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他就想起那些帮助过他的乡亲们,心里就有了力量。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这些恩人。康复后的雷宋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一个硬壳本,开始仔细记录每一个捐款人的名字和金额。   这个本子虽然普通,但对雷宋明来说却是无价之宝。他用笔一笔一画地写下每个人的名字,生怕写错了哪怕一个字。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本子藏在床底下,像守护着什么宝贝似的。   翻开这个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本村捐款780元,外村725元,其他单位1694元,除了现金,还有不少人给予了物质帮助和劳动帮助。   雷宋明看着这些数字,心里满是感激。他暗自发誓,这些钱他一定要还,这是他的"救命钱"啊。雷宋明常常跟弟弟宋来波说,这笔钱咱们一定要还。   他还特意叮嘱弟弟,要记住这个本子的存在,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这些恩人。宋来波听了,也深深地点头。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雷宋明又遇到了一场意外。这次,他再也没能挺过来,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   临走前,他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那本记录着恩情的笔记本和未能实现的还钱愿望。   雷宋明的离去,对宋来波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他觉得天都塌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哥哥的嘱托。   ,2023年7月26日,宋来波找到了那个已经泛黄的硬壳本。当他翻开本子,看到里面工整的字迹时,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仿佛看到了哥哥认真记录的样子,心里既感动又心疼。   宋来波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哥哥的心愿。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还钱:10元以下的还100元,10元以上的按20倍还,他们准备了现金,准备开始这场迟到多年的"还情"之旅。   村民们看到宋来波上门,都感到很诧异。当听说他是来还钱的时候,大家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谭光烈老人收到200元和感谢信时,眼睛湿润了。他想起多年前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年轻小伙,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份恩情还被记着。   宋来波一家一家地走访,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有些捐款人已经去世了,他就把钱交给他们的子女。每交出一笔钱,宋来波心里就踏实一分。   村民们起初都很惊讶,没想到多年前的一个小举动会被记住这么久。但很快,惊讶变成了感动,当时就是举手之劳,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   这个故事很快传开了,网友们纷纷点赞,称赞宋来波的行为。有人说,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有人说,这种精神在现在社会太难得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宋来波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培育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还钱,更是在传递一种价值观,一种感恩和守信的价值观。   这个故事,犹如一颗小小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中。也许现在看不到它的影响,但它终将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0 阅读:1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