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普宁的文物保护点个赞

林乌 2024-09-02 01:17:10
见惯了诸多文物魔改案例,普宁学宫的修缮(未结束)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克制、修旧如旧、尊重历史、保留历史信息,维持历史原貌不添加(我前两天在某博主评论区说另一个学宫的这个问题,结果被当地人骂惨了[笑哭R])。所以文物修复真的必须对历史负责,否则就会像某些古建、狮爷一样令年轻人认知错乱。 这两篇大部分是年初拍的照片,一直在相册里躺着,被骂完才想起来[扯脸H] 普宁老县城修有内外环水,内环水呈葫芦状,而学宫则处于葫芦嘴处,是普宁现存唯一官办大型古建。建成后经过历代修缮,仍保有初貌(明)古朴大气,留存了大量明、清、民国的历史信息 记得2017年到访时除照壁、万刃宫墙、泮池、腾蛟/起凤坊已毁外,其余建筑基本留存,不过杂草、灌木丛生,内部有诸多学校时期增加的围墙、构件,破损较为严重,部分建筑已局部崩塌。 历史变迁: 万历三年 建明伦堂、两学舍 万历十三年 建文庙两庑、大成门、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儒学门 万历二十五年 明伦堂及耳房重修,建启圣祠 万历三十二年 知县沈如霖主持学宫大修,于明伦堂后隙地建敬一亭 万历三十六年 知县阮以临、教谕黄秉中主持重修学宫 顺治五年 土寇破城学宫遭拆毁 顺治八年 重修圣殿 顺治十二年 海寇陈豹破城学宫被毁 康熙九年 重建圣殿、戟门、启圣门 康熙二十一年 重建教谕廨 康熙二十二年 建棂星门,立腾蛟/起凤坊,将原庙前溪南的照壁移立溪北 康熙六十年 重修圣殿、启圣祠、东西两庑、明伦堂、学廨 雍正元年 朝廷诏令改启圣祠曰崇圣祠 乾隆二十年 重修大成殿、大成门 乾隆六十年 重修大成门 民国九年(1920)设县立普宁第一中学,后山建园林、惠风亭,增加南山学舍门 抗日时期普宁一中迁至雨堂村等地避战乱,学宫改设为乡镇保甲长训练所,后重新迁回 1952年改为洪阳第一小学 196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改为普宁洪阳初级中学 2004年列为危房,洪阳初级中学初三部迁出,至此开始荒废 2012年6月,受普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开始对普宁学宫进行现场勘测和修复设计研究 2013年1月普宁学宫修缮保护设计方案全面完成 2015年12月10日,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7月《普宁学宫抢救性修缮工程设计服务招标公告》发布 2017年修缮保护设计方案通过省文物局审批 2018年7月普宁学宫启动修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