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系列14---板桥三条、北新桥头条至三条
老北京生活
2024-09-05 00:05:22
板桥三条位于新街口地区东北部,东起西海西沿,西至新街口北大街。清代称三条胡同。因左近有石板桥,1911年后改称板桥三条。胡同2号是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簌溟先生的故居。
北新桥头条东起草园胡同西端,西止雍和宫大街,明朝属北居贤坊,清朝属镶黄旗,光绪时东段称金太监寺胡同, 西段称箍梢胡同,乾隆年间金太监寺被改为关帝庙,今为民房。据传,改为关帝庙后,每逢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便有善男信女前来进香,此风气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北新桥二条呈东西走向,东端南折。南起北新桥头条,西止雍和宫大街,明朝属北居贤坊,称报恩寺胡同。清朝属镶黄旗。
报恩寺原址位于北新桥二条49号,相传建于元朝,并传寺中原有一块汉白玉石匾,上刻"护国报恩寺"。
北新桥三条东起东直门北小街,西止雍和宫大街。明朝属北居贤坊,称王大人胡同。清朝属镶黄旗,沿称,宣统时东段称赵公府,西段称王大人胡同。
1、胡同1号内有明末太监王承恩的宅邸,清朝时为理郡王府,民国时王府荒废。
崇祯帝吊死在煤山,而王承恩义无反顾地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以死殉国。
理郡王府,建于清代,府邸式古建筑。理郡王府是典型的清代显贵府邸,虽格局变动较大,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北新桥三条甲1号是广恩观旧址。
0
阅读:0
糯糯
胡同文化底蕴深厚,王承恩有情有义,像这样忠肝义胆的忠臣良将,崇祯帝也不识庐山真面目,没有好好的使用。袁崇焕被崇祯杀了后,明朝基本上就完了,因为人心都凉了,袁崇焕的部下,祖大寿等人后来都投降了清兵,这就是杀忠臣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