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男子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带着60万现金前往汶川大地震的受灾区。妻子

陈志华观世 2024-09-18 16:11:30

2008年,男子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带着60万现金前往汶川大地震的受灾区。妻子愤怒地让他永远也别回来了,却不想男子真的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灾区! 这个男人叫史业宽,是山东蓬莱市的一名退伍军人,曾经是一名军医。 2008年,他已经52岁了,本该安享晚年,但命运却给了他一个重新定义人生的机会。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当晚,史业宽和全国人民一样,通过电视看到了灾区的惨状。废墟中传来的哭喊声,断壁残垣中伸出的求救之手,这些画面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医,史业宽深知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每一秒钟都可能关乎生命。他立刻做出了决定:前往灾区,尽自己所能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然而,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面对家人的反对,史业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他明白家人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但他更清楚,此时此刻,灾区需要的正是像他这样有医疗经验的志愿者。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家人还在睡梦中,史业宽悄悄收拾了行李,带上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整整60万元现金。 他在桌上留下了一张纸条:"我去救人了,别担心,我会平安回来的。" 带着60万元现金和满腔热血,史业宽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列车。一路上,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挑战,但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到达灾区后,眼前的景象让史业宽震惊不已。倒塌的房屋,弥漫的硝烟,到处都是哭喊和呻吟声。他立即加入了救援队伍,开始了紧张的救援工作。 凭借着军医的经验和过硬的体魄,史业宽很快成为了救援队中的骨干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几乎不眠不休,穿梭在废墟之间,寻找生还者。 有一次,他们接到消息,在一栋倒塌的居民楼下可能有幸存者。史业宽二话不说,就钻进了狭小的缝隙中。在黑暗和灰尘中摸索了近两个小时,他终于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 女孩已经被困了三天三夜,奄奄一息。史业宽迅速为她检查身体状况,确保安全后,才将她慢慢地抱了出来。 当小女孩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这是史业宽在灾区救出的第27个生命,也是最让他难忘的一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急救援阶段结束,灾区进入了重建期。许多志愿者陆续离开,但史业宽选择留了下来。他深知,重建工作同样重要,灾区的人民仍然需要帮助。 他来到了绵竹市,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史业宽暗自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这里的人们重建家园。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史业宽的积蓄逐渐耗尽。为了继续帮助灾区人民,他不得不想办法赚钱。2012年,他来到成都,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白天,他站岗执勤;晚上,他就去附近的工地做零工。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他依然坚持将大部分工资寄回绵竹,资助那些仍然需要帮助的灾民。 就这样,史业宽在四川一待就是9年。在这9年里,他从未回过山东老家,也没有与家人联系。他担心一旦回去,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英雄开玩笑。2017年初,史业宽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在同事的坚持下,他去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晚期胰腺癌。医生告诉他,可能只有不到一个月的生命了。 消息传开后,整个社会都为之震动。曾经被他救助过的灾民、一起工作过的志愿者、甚至素不相识的网友,都纷纷前来探望,为他捐款。短短几天内,就筹集了20多万元的善款。 然而,面对这些钱,史业宽却摇了摇头。他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继续帮助别人。这些钱,还是用来帮助那些还在困境中的志愿者吧。" 就这样,"史叔爱心基金"成立了。这个基金旨在帮助那些像史业宽一样默默奉献的志愿者,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生命的最后时刻,史业宽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人。当年愤怒地让他永远别回来的妻子,此时泪流满面地握着他的手。女儿们也哭得说不出话来。 面对家人,史业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但是我不后悔,这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2017年2月25日,史业宽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61岁。临终前,他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自己的身体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他的眼角膜很快就移植给了需要的患者,让两个人重见光明。他的遗体则被用于医学研究,继续发挥着价值。 史业宽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用60万元换来了一生无悔,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兄弟,挺住,我们来救你”)

0 阅读:266
陈志华观世

陈志华观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