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开国少将熊应堂的公子熊北平,被押解到公审大会现场时拍下的照片,当时与他一同受

鸿史来了 2024-09-18 17:13:44

这是开国少将熊应堂的公子熊北平,被押解到公审大会现场时拍下的照片,当时与他一同受审的还有他的弟弟熊紫平。那么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在儿子被捕后,熊应堂又有什么表现呢?

其实他们两个人之所以这么嚣张,还是因为他们背靠父亲的关系,要知道其是开国少将之子,对于外人而言,这个头衔,就足以让很多人有所“顾忌”。然而,这对兄弟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沿袭到父亲的一丁点不说,反而却人不寒而栗,他们的罪行最终导致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审判。

而这位少将就是熊应堂,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他都被埋在鼓里,直至最后“纸包不住火”,等他发现时,儿子早已经酿成了大祸。熊应堂将军是一位从贫苦出身,一路奋斗上来的革命军人。他年轻时加入红军,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之一。

不过,熊将军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关于子女的教育,却有心无力。再加上工作繁忙,疏于家事,因此,大多数时候,他了解家里的情况,大都是从妻子那里口述。

他的妻子对两个儿子过分溺爱,这导致熊紫平和熊北平,两人从小就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在学校时期,他们就经常目无中人,辱骂教师更是常有的事,甚至一言不合就动手。因为父亲,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此在一言一行方面,也极为放肆,周围的人对他更多保持的是一种“惹不起,躲的起”的态度。

为了让他们“改邪归正”,家里人让其进入了部队,但进入部队后,情况也并没有好转。他们在军中酗酒闹事,调戏女战士,甚至有一次熊北平还“霸占”了一名女战士。然而,由于他们父亲的地位,这些事情都被压了下来。退役后,两人被安排在了杭州的工厂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安分守己,反而变本加厉。

他们拉帮结派,结交了一群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从1974年到1978年的四年间,他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以各种借口将140多名女青年,骗到家中或其他地方,实施暴行。这些受害者中包括学生、工人、教师,甚至还有女军人。这对兄弟的恶行在杭州城内,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然而,由于他们父亲的特殊身份,加上母亲的百般包庇,许多人敢怒不敢言。甚至,每次有人选择了举报或者是进行下一步调查时,他们的母亲这时候,就会主动站出来,替儿子们“包庇”,直至他们停手为止,不然在此期间,则是她拿自己丈夫将军的名义,不断施压。

不过,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开始重视法制建设。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立即向中央和军委汇报。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公安机关迅速采取行动,逮捕了以熊紫平和熊北平为首的犯罪团伙。然而,即使在被捕后,这对兄弟仍然态度嚣张,扬言等他们父亲来了,就让办案人员吃不了兜着走。

这时,远在四川的熊应堂将军,得知了儿子们的所作所为。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被儿子们的罪行震惊得面色发青。在经过一番痛苦的自省后,熊将军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他表示不会干预案件,让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他甚至严令妻子不得插手此事。

后来,法院对于二人的行径进行了公开审理。法庭上,熊紫平仍然不知悔改,态度恶劣;而熊北平似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开始交代犯罪事实。最终,法院判处熊紫平死刑,立即执行;熊北平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熊紫平很快被送往刑场执行死刑。而熊北平则被送往监狱服刑。然而,在监狱中,他再也无法享受以前的特权,备受折磨,最终选择了自杀。

熊应堂将军在这个案件中,表现出的正直品格,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尊重。晚年时,因为儿子的这一桩桩“罪不可恕”的行为,他选择了低调隐居,但大家并没有否定他这一生的成绩。1988年,他还被授予了一级红星荣誉勋章,这是国家对他一生贡献的肯定。

这个案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即使是高干子弟,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面对亲人的错误,我们应该支持正义,而不是包庇纵容。

0 阅读:6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