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女知青李亚茹返城前夜,她颤抖地解开衣扣,对丈夫说:“今晚,我们做最后一次夫妻吧!”次日,她抛下3岁女儿,头也不回的离开。42年后,女儿一句话让她泪流满面。 “妈妈,你别走,别留下我一个人。” 1978年,国家出了知青返诚的政策。在乡下当知青的年轻人,如果想回城都可以回去,不想回去就留在乡下。 大家都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激动不已,很多知青也都计划着回城的事情。可此刻,李亚茹的心情却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她在乡下当知青那么多年,一直很想要回到城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可如今,她已经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了女儿,一边是自己的父母,一边是自己的女儿和丈夫,她自己内心也很挣扎。 想了很久,她还是咬牙做出了决定:返城。她知道这个决定对不起女儿,也对不起丈夫,但她没有办法,她不能抛弃自己的父母,也不能抛弃自己的未来。 她不想让自己这辈子都束缚在这个村子里,她也希望去外边闯荡出一片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返城前夜,她找到了丈夫,并颤抖的解开衣扣对丈夫说对丈夫说:“今晚,我们做最后一次夫妻吧!” 丈夫刘宝民听了妻子这话,也知道妻子做出了决定。他心里虽然有不忍,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去阻止妻子,他爱妻子,但不能让妻子不顾自己的父母,也不能让妻子就这辈子就束缚在这里。 第二天一大早,李亚茹看了女儿一眼,就抛下了三岁女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个地方。之后,她的丈夫一直在默默注视着她的背影,他知道这一去,两个人今生或许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走了之后的李亚茹根本没有想到,女儿一醒,就开始找妈妈,刘宝民心疼女儿,只能骗她:“妈妈回家了,等你长大就能去找她。” 才三岁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离开,只知道母亲走了。李亚茹更不知道的是,在他她后,她的女儿从来没有放弃过找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李亚茹响应国家政策去乡下当知青,那时的她来到了黑龙江。当知青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像李亚茹这种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的年轻人,他们过的只会更累。 在乡下不比在城里,他们都需要干农活,而且每天还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李亚茹不会用农具,也没有多大的力气,每天都把自己累的不行,但任务却没有完成一点。 为此李亚茹也收到了不少指责,当时李亚茹整天也都灰心丧气,她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回到父母身边。 因为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她也经常自己一个人出门散心。偶然一次,她遇到了在附近学校教书的刘宝民。 刘宝民得知她是来这里下乡的知青后,对她也非常友好。知道她心情苦闷,于是他就安慰她:“什么都能学,你别着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那段时间两个人几乎每天都会见面,久而久之,两个人就暗生情愫了。她把自己喜欢刘宝民的事情也告诉了父母,甚至还在信中告诉父母,自己想要嫁给刘宝民。但父母得知后第一时间就是不同意,他们觉得,刘宝民只是个普通人,根本配不上他们的女儿。 父母极力反对两个人在一起,可李亚茹还是嫁给了刘宝民。两个人结婚后生活也过得非常幸福,很快他们就有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 那时的李亚茹已经计划好了,这辈子就留在这里和丈夫,女儿一家三口好好的生活。可在国家允许知青返城的政策出来之后,李亚茹的想法就改变了,她还是决定离开这个家。 回到城里的李亚茹,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考进了国企,也重新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此时的李亚茹事业爱情双丰收,过着极其幸福的生活,可谁也不知道她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把女儿一个人丢在老家。 一直到42年后,她才知道原来女儿一直在不停的寻找自己。可两个人相见之后,女儿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就想知道,当年你为什么不要我?” 女儿一句话让她泪流满面:“对不起我的女儿,我这辈子对不起的就是你。”她想要好好补偿女儿,可女儿要的并不是她的赔偿,她只不过想见李亚茹一面,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抛弃罢了。 她想给女儿钱,想给女儿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女儿都没有接受。看到女儿如今的态度,李亚茹后悔了,如果再给她一个机会,她一定要好好留在女儿身边。 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如果重来一次,或许她还是会做那个选择。我们没有办法去评价那时的他们做出的选择,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想法也会不一样,只能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留遗憾吧。
1978年,女知青李亚茹返城前夜,她颤抖地解开衣扣,对丈夫说:“今晚,我们做最后
超哥评历史
2024-09-24 00:14:06
4
阅读:70128
文渊
因为农村生活太艰苦,对当年从大城市下乡的女青年来说,难以适应,向往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是每一个人的理想,城市户籍当年控制非常严,外地农业户丈夫和儿女是不能进城市的。很多人是无奈之举啊!但亲情儿女情的牵挂是人的无法消除的自然特性。
步行者 回复 09-25 07:38
这个人不要女儿基本就不算人了哦
步行者 回复 09-25 19:12
我知道不要儿女就不是人 你要替这玩意辩解什么
千年老妖
那是时代的产物,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研判当年的知青。
宝之棉 回复 09-29 23:44
是啊,我也是下放知青,如今,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金钟五号公馆邬宏彪 回复 09-28 10:29
这是N年以后的事了 那时谁能想到
用户10xxx39
什么叫没办法,孩子老公都可以带回。最起码孩子能回来,我单位有两个大哥把老婆孩子都带回来了,孩子都给解决户口了。
tb5456528 回复 09-24 14:18
那只能说明你那个大哥很有能耐。当初就算是返城的名额都是很紧张的。曾经曾经据说据说啊,女知青为了返城不惜和那个村干部。。。你脑补吧(能不分开 谁愿意分开能带回来 谁愿意留那)
用户10xxx88 回复 09-25 07:44
九十年代开始才可以带配偶和孩子进城的,那时候根本不可能。
李白
留下了一辈子苦难,离开了一辈子疑憾。人这一辈子,太多的苦难太多的疑憾,不知哪里是我的时间,何处有我的空间。
用户10xxx14 回复 09-25 14:32
选择太难
财源滚滚 回复 09-26 11:19
是啊
重重滴
回城也可以带配偶孩子一起的,户口迁过去,只是配偶就不安排工作了。我堂姑就是这样的,堂姑父那时去了城里没工作,就去学机修,偷偷搞个修自动车摊,当时政策是放开了,但人的想法还不敢做这些资本主义的事,后来摆摊卖东西的多了,干脆租个门面修自行车,摩托车。后来扩大修农车,货车,轿车,九几年堂姑下岗了,两夫妻就把修理厂扩大到4个门面了,先租后买,4门面两层的平顶楼拆了建5层,现在两夫妻不做了,儿子也不修车了,搞了个4S店,自建房不用交房租,
用户10xxx72 回复 10-05 14:39
你是在30年后时代,没有出生那个时代,那里去学机修,就收破烂也是有单位,个人不允许做,多多读历史书籍。
天道酬钱 回复 用户10xxx72 11-10 19:16
对的,七八十年代有采购站,废品都去那里卖
用户10xxx71
照片张冠李戴
中原刺客 回复 09-24 20:53
网络配图,UC尿性
飞隼
这是历史的悲剧,相信在可见的未来,不可能再发生了。
用户12xxx02 回复 09-24 20:53
是不可能,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通水电网,路路都通水泥路
清醒笃行 回复 10-07 02:28
现在地是个人的,原来是村集体的可以,分给知青,现在不具备条件了
醉人的花香
人往高处走 这没什么 我以为的操作是 去到城里 自己站住脚了就把家人小孩也接出来 在城里谋生 没想到走的是恩断义绝 上岸第一步先斩意中人这条路 [点赞][点赞][点赞]
该取个什么名字呢 回复 09-25 15:46
那个年代普通人没有那个能力把小孩接出来,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政策才松些,但是当时的人不知道未来发生什么,回城的很快也会再婚,因为家里根本住不开
国家队抬杠运动员 回复 09-25 14:04
狠说的是做决定的时候,不是做人狠!你狠更站不稳,因为没人愿意搭理你!!
闲实有语
我当年来调我回城时,我还在山上和农民挖地,有人带话说一个成都来的人找我,我不知啥子事,见了面才晓得是招我回城,心里平静如水,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这么离开了锄头和黄土地,然后就是无休止的梦境,都是有关那里的山民和汗水!
用户10xxx14 回复 09-25 14:44
那怎么不回去?[滑稽笑]其实现实是现实,有些人只是怀念青春时光罢了,因为哪怕再糟糕的经历,那也是自己青葱岁月。
用户10xxx86 回复 09-27 19:11
有没有回去看过他们
江南风
这文章水平比小学生还差!
用户10xxx72 回复 10-05 14:44
真实。
Gogo
42年,女儿45岁,母亲也过六十,都知天命了,心愿已了,该放下了。
快乐乘渔
年轮
秦巴寒冬
女人如蛇,冷血脱节。
双龙出海 回复 09-25 07:56
大哥又被女人伤啦[滑稽笑]
非语
我大姨下乡嫁当地 苦了一辈子 那边的男人就是天 就是天王老子 不顺心可以随便打女人 两个孩子也没机会得到好的教育 本来是城里的姑娘 可叹
用户10xxx72 回复 10-05 14:48
她真傻,当时走了,起码自己好,后来还有机会去帮助农村的他们。
非语 回复 用户10xxx72 10-05 15:18
听我妈说过 当时我姥姥 大舅 我妈 小姨 都想让她回来 跑去接人也没回来 后来姥姥家担心她在当地受欺负 年代早了 凑了可能有一万块 当时是巨款 帮他们盖了二层楼 也没改善家庭地位什么的
一花一世界
别他妈拿时代说事,照你们理解抛夫抛妻弃女弃子没错呗?像老包侧的陈世美照你们说的也没错呗?尔今出轨的渣男渣女也没错呗?只要触及自已的利益不管做什么违反道德底线也没错呗?你们这些人的三观真可以,让我呵呵!!!
该取个什么名字呢 回复 09-25 15:49
换你自己能做到吗?可以说为了家庭放弃回城的十不存一!
稻草人
这段历史80/90/00后根本不了解将会慢慢沉入历史的长河。
脂香缭绕 回复 09-24 19:08
我80后,父母伯父伯母们都健在的
用户48xxx70
小编当晚的情况也知道,躲在床底下偷听
yzg
真特么心硬
海滨拾贝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全家都可以返程
用户10xxx75 回复 10-04 06:46
不可能的
新苏 回复 09-25 19:32
纠正一下,是一边玩去
YOUNG
那个时代的产物,人性吧,人本来是自私的
尔等皆是趋炎附势的变色龙 回复 09-25 11:11
自私的是骗他们去下乡的人,坑的都是心智未成的少年
用户10xxx09
所以说女人有时候都是无情的
我和我 回复 09-26 11:14
无情的只是女人?
远方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 孽债,就是讲述知青返乡的故事
浮萍草 回复 09-30 06:55
好像不是留下,是剩下吧!
不在服务区 回复 10-24 23:10
第一句好像是美丽的西双版纳,有印象,儿童唱的,内容记不起来了。
大洋黑洞
时代的产物, 没有对错!只有遗憾!
一花一世界
楼下那个别给那些抛妻弃子和抛夫弃女的找借口了!!!谁逼他她们和当地人结婚了???
秋天里的歌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那时的情况,好多家庭住房非常困难,如果是上海那就根本没地方住,"立体交叉"翻个身都困难…
My Tiger
害了一代年轻人
疾走内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哼哼哼哼
用户12xxx17
我有个女工友小时候因计划生育政策被父母扔在公园里,后来被一对不会生育的老夫妻养大了。她父母经商富裕了过来认她,此时她养父已经去世了,养母也年老多病。她对亲生父母说,我不恨你们,因为我跟你们没有一点感情。不要再来伤害我,我只有一个妈妈,我要给她幸福的晚年生活。她亲生父母哭完了留了些钱走了。
一品
是可以一起回城,知青安排在集体企业小企业边缘单位,或小型运输单位,配偶(老公)自谋生路
小智 回复 09-24 21:53
那时候没有私人的企业,国企只要有城市户口的人,怎么自谋生路,过了好几年做私人生意还叫投机倒把
chen xian sheng
人生从来就没有重来的机会,也没有后悔的药!
坐看悠悠水向东
是有这种情况,但是抄来抄去的就没有必要了
罗兴中
一般是不能带爱人和孩子!
双龙出海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如果不回城大概率今天后悔的是妈妈,人只需要记住美好的瞬间,不要问为什么
一棵树
知情下乡,简直无法理解
上阿淘购物
从这张照片就知道,这个故事是瞎编乱造的,图片盗自电视剧《远方的山楂树》女主人公蒋欣荣的剧照。太无耻了!
用户10xxx14
女儿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小说吧
用户10xxx51
我的女朋友心一硬,也跟着回城潮一去不复返了
用户10xxx51
抛夫弃女!
用户14xxx48
心酸!
用户11xxx58
人性,
仗剑行侠
大多数知青都会做出返城的只有少数会选择留下来
destiny
孽债
相学
小编,你见她解开衣扣了?真能编!
用户10xxx57 回复 09-25 14:07
那个女的解给小编看过再写的文章[滑稽笑]
用户13xxx91
说后悔是假的,再让她回到过去再选择一次,她还是会走的,这就是人性,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小刚哥
《小芳》
用户42xxx95
都什么年代阿,农村的不好好干农活,城市的不好好发展城市,去农村搞什么啦,乱来,因此那个年代吃饭都成问题。
笑笑
那时候很多知青回城都抛弃农村的人了,明显钱好生活更重要
用户10xxx36
当时城乡天壤之别
圣诞老人
当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这样了,留下的极少数。这个也许是动物迁徙本能。
古道西风
生理及心理的冲动留下的遗憾,女儿只想知道作为妈妈的她为什么不要自己,见到后,了却了心中多年的执念,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心中再知牵挂!
我来啦
整一下最多顶一星期,何必呢
蓝色地平线
好
星期八
一张照片、小编就开始编故事…79年已经改革开放、可以随意走动了…
tb_5731
谁也没错,都是自己的命。
汉末长歌
所以,别给自己的私欲添加什么高尚标准。私欲就是私欲,抛弃子女就是禽兽行为,不要给自己找什么解脱。
用户10xxx72 回复 10-05 14:57
你是,不懂当时政策,那是国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只能一个人的户口,生活是按户口发粮票等日常生活用品,没有粮食。你看看《正阳门下》前几集就知道,那还是美化了知青找工作。
不啦不啦猫猫咪
女版陈世美
鸵鸟大叔
还是人品问题,我一个邻居,女知青和当地农民结婚,知识青年返城时把丈夫和孩子都带回城里,她自己在政府上班,丈夫在社会单位做临时工,开始时真的挺难,一家三口两口没户口连商品粮都没有的吃。后来过了好多年,有政策给男的和孩子解决了户口,孩子也长大了,慢慢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和正常家庭比啥都不差……
蓝梦
女儿不知道当时农村与城市的差别
用户10xxx37
谁说的母爱无私伟大,这并不适用所有人。人性的自我有时才能战胜一切
用户10xxx57
这女人自私
数码小白
就是自私的表现,追求自己所谓的幸福,仅此而已。真心感谢致敬那些没有回城的知情,因为心中有大爱,所以选择了留下
洪福星月
渣女
天空之城
听父母的就好了
默契
我们这边知情跟村里人结婚后就留在村里。
高原疯
离开是对的
用户93xxx56
你真会辩解……还无奈之举……也有不回城的吧,再说了也有回城了一直不结婚等着丈夫的吧,这个是结婚了而且大概率没有孩子才会想起女儿……
邹游世界
城市是每个人向往的地方。可如的城市只是个名称如已。在城市生活你必须得有知识学问学历技能和拼搏的精神加运气。你才能站得住脚,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和克重重困难的意力!
用户44xxx51
特殊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致青春
三少爷的剑
一个反转的(小芳)故事而已
阿笨
残酷的现实,只有被动接受,
用户10xxx50
是个狠人
老马
人是复杂的,感情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关系是复杂的,政策更是不简单。以今天的眼光看历史结论不言而喻。
大军
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原因都不能丢下孩子去追求自己所谓的幸福!当丢下的那一刻,就已经说明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不值得女儿原谅了,此生只能是陌路离殇,悔恨终生的。
恋曲1969
为什么儿女可以抱怨父母而父母可以合法的被遗弃?
用户87xxx13
42年后,退休工资还没有前夫农村教师的一半,后悔呀
用户12xxx15
孽债
用户10xxx45
渣女,你为什么还要找其他男人。
用户17xxx75
耐不住乡下的寂寞,又经不起城里的诱惑
泥丸函关
老了,就觉得对不起女儿了,早干嘛去了?你知道吗?你这是对前夫始乱终弃!!!
汉末长歌
她离开农村的时候,我父母刚刚踏上遥远边疆的土地。父亲沈阳空军高炮部队志愿兵,退伍后响应国家号召支边,选择了大西北,祖国最西边。刚去的时候住地窝子,冬季零下四十多度,村里还有狼出没。
jhb
胡诌八扯
电来青岛
Al
用户11xxx27
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秋水无痕
年轻的时候思想简单,激扬澎湃之时,想要扎根边疆(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然而现实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不是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她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抛弃过往奔赴前程时,或许只是改正“年轻时的一时冲动”呢?但是,生活中的决定,有些可以重来,有些就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不知是谁
岂不是重婚罪?
用户10xxx72 回复 10-05 15:00
那个时代,没有这一说,时代的悲剧。
lmf
进城工作一样可以不抛弃家庭啊!就像很多农村男同志通大学\中专进了城,一样与农村妻儿过到老。
用户10xxx23
不知怎么编出来的
白云
再给她十次机会她都会义无反顾的丢弃孩子。
收情
为什么工作后不来找女儿?也太无情了!
午夜阳光
这个盛世的时代如你所愿
李言昭
完全可以带孩子一起回城,之所以不带,是为了不耽误自己重新找老公
舞云 回复 10-05 17:19
你没有经历过,就不要乱七八糟的说!!!
用户10xxx68
这样的事多了去了
用户51xxx60
留在农村的知青,国家都给安排了工作。
HHF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自己和女儿二选一时,她选择了自己的幸福。
用户10xxx10
这么狠心的女,一定不是一个好女人,她会得到报应的。
猪牛笨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
用户23xxx39
返城成功了,爱情事业金钱双丰收
杨欣亚
找罗永泽去。
问路
42年的时间,才知道对不起女儿[静静吃瓜]
用户10xxx10
势利女人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pisces318 回复 10-19 21:14
请不要用你现在这个时代的思维去批判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