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还在补阳?别做错了,养阴才是重点!
尔容记笔记
2024-09-25 15:35:23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它作为秋冬养生圭臬。
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防病等方面的调摄,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方能安全度过“多事之秋”。
一、调摄情志,静心“养阴”。
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少与人争执,以免怒气发生。根据秋季情绪不稳定、睡眠欠佳的特点,可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如书画、养鸟、赏花、打牌、下棋等,以达到宁神定志,心理豁达,调节精神,强壮体魄的效果。
二、早睡早起,收神“蓄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时宜早睡养神,以顺应“阴精收藏,收敛神气”的养生法则。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应须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
三、饮食清润,补益“滋阴”。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辣、燥热之品,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如百合、银耳、秋梨、柿子、甘蔗、藕、蜂蜜、乳品等。秋季饮食除了用酸、润为主外,还必须注意不要过于进补,以免“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四、适量运动,内敛“护阴”。
在运动时要针对季节和自身的特点进行锻炼,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以免过度消耗体力,耗伤阴津。跑步、爬山、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练气功等,都应以温和平缓的动作或中低运动量为宜,身有微热、小汗即止,要坚持不懈。
五、适当秋冻,防病“保阴”。
古今养生家都主张适当秋冻,以免过早多穿衣而导致体热多汗,秋冻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度掌握。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