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知青返城高潮,刘艳杰却留在北大荒嫁给了哑巴,母亲生气地质问她真的要跟一个哑巴过一辈子?刘艳杰却说:“做人就应该真诚,不能糊弄人家”。 “你真不走?同行的知青看着刘艳杰,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刘艳杰摇摇头,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刘艳杰就这样留在了北大荒,而她的母亲在得知她没有回来之后,险些气死,她打电话问刘艳杰:“你真打算嫁给一个哑巴吗?” 谁知刘艳杰却回应道:“做人就应该真诚,不能糊弄人家。” 刘艳杰的母亲听了这话,直接挂了电话,放言再也不管这个女儿了。 1968年,刘艳杰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下乡。 谁知刘艳杰的母亲听说这件事之后,却坚决反对,她表示让刘艳杰留在城里就好,不要想东想西,好好待着,和母亲的坚决不一样,父亲却有些沉默,他拿起旱烟袋,抽了一口。 刘艳杰当然知道父亲为什么这样,她家一共有八口人,父母每月的工资只有52元,多少有点紧紧巴巴,自己下乡之后,多少能减轻一点负担。 最终,刘艳杰下乡,在汤原农场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去了普阳农场,她是这些人当中干活最卖力的一个,人缘也很好。 此时刘艳杰都在拼命干活,她并不知道月老正在天空上看着她,她的正缘就要到了。 在他们农场,有一户人家,户主姓陈,陈家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只是有件事一直都是陈家父母的心病。 他们有一个儿子叫做陈建华,陈建华原本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只是小时候一场高烧,陈家夫妇匆匆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却没想到这是悲剧的开始。 医生给陈建华打了一针庆大霉素,然后陈建华就再也听不见了,听力的丧失影响了语言发育,就这样陈建华失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一转眼陈建华长大了,夫妻两人开始为他的婚事担心,于是四处托媒人说媒。 只是媒人也不是不清楚陈家的情况,她们都不愿意接这个活,有的媒人更是直接说道:“你家这种情况,除非女娃愿意,否则我可不敢说。” 后来陈建华的母亲看上了刘艳杰,她觉得这个女孩子挺不错的,于是就拜托媒人去问温泉,看看刘艳杰愿不愿意。 当时给刘艳杰说媒的人有不少,不少男同志都想要让她做媳妇,只是刘艳杰觉得她和这些人不熟悉,她觉得贸然踏入婚姻并不明智。就在这时媒人和她说了陈建华。 刘艳杰决定去见一见陈建华,最后她发现陈建华虽然身体有缺陷,但勤劳勇敢,对女人也很尊重,而且和他相处久了,刘艳杰发现他们两人的交流并没有多少障碍。 这桩婚事受到了一个人的强烈反对,这人就是刘艳杰的母亲。 刘艳杰母亲当初就不想让女儿下乡,如今听闻女儿居然打算不回来了,还找了个哑巴男朋友,她感觉自己要吐血了,于是她立刻给刘艳杰打电话,让她立刻回去,结果刘艳杰却告诉她自己不能失信于人,刘艳杰的母亲气得挂了电话,放言再也不管这个女儿了。 1976年知青集体回城的时候,刘艳杰留在了当地,当时有不少人都嘲笑刘艳杰的这个选择,但是刘艳杰不为所动。 刘艳杰确实嫁了一个好人,陈建华对刘艳杰嫁给他心存感激,将刘艳杰宠上了天,平常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第一口总是刘艳杰的,平常无论遇到什么事,陈建华都会和刘艳杰商量着来,就连陈建华的孩子们都羡慕父母的感情,他们表示自己从不敢和母亲对着干,否则父亲真的会揍他们。 刘艳杰的母亲虽然嘴上说着不管女儿,但心里还是很记挂的,他找了一个机会来看了一下女儿,发现女儿过得很好也就放心了。 晚年的时候,刘艳杰曾经和她一起下乡的知青同学说过,她这种人,也不是什么绝世大美女,要找太好的估计也看不上她,人好就行,别的也没有什么追求了。 实际上爱情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每个人在爱情里面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人追求财富,有人追求感情,有人表示我全都要;有人向往一见钟情,有人相信日久生情,但无论他们相信什么,最终的目的都是将日子过好。 岁月匆匆而过,刘艳杰和陈建华也从青丝到白发,两人完成了相守一生的承诺,也许很多事情不需要看别人如何说,只需要看别人如何做,刘艳杰的大胆选择为她带来了一生的幸福,如果再来一次,她依旧会这么选。
1976年,知青返城高潮,刘艳杰却留在北大荒嫁给了哑巴,母亲生气地质问她真的要跟
超哥评历史
2024-09-26 01:13:44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