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该拆除吗?耗资350亿元、位于首都核心区的地标建筑,每年维护开支高达80

碎舟趣事 2024-09-27 18:35:38

“鸟巢”该拆除吗?耗资350亿元、位于首都核心区的地标建筑,每年维护开支高达8000万元,如今鸟巢究竟是赚是赔了?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文章内容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全部赘述在文章末尾。) 还记得2008年那个激动人心的夏天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鸟巢在全世界的目光中闪耀登场,像是一个巨大的钢铁巢穴,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骄傲和梦想。   可谁能想到,这个让全世界惊叹的建筑,如今却陷入了“该不该拆”的争论漩涡中,说起鸟巢的诞生,那可真是一波三折。   当初设计师们信心满满,要建一个能容纳9万多观众的超级体育场,但是好事多磨,刚开工没多久,就遇到了大麻烦。   原来鸟巢那独特的外形需要用特殊的钢材,可这种钢材在全世界都找不到!这可把工程师们急坏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于是中国的科研人员们硬是凭着一股子倔劲,自己研发出了这种叫Q460E的高强度钢材,这一下可了不得,不仅解决了鸟巢的燃眉之急,还让中国在这个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好景不长,钱的问题又来了,原本预算22亿的工程,眼看着就要超支,怎么办?设计师们连夜改方案,原本规划的可伸缩顶棚只能忍痛割爱,变成了固定的封闭式顶棚。   这一改不要紧,直接省下了好几个亿!就这样,鸟巢终于在2008年奥运会前建成了,总花费35个亿,当时的人们都觉得,这钱花得值!可是奥运会一过,问题就来了。   每年光是维护费用就要花掉7000多万,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有人开始嘀咕了,“这么贵的'鸟窝',咱们养得起吗?”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鸟巢的管理者们可是绞尽了脑汁,首先他们开放了鸟巢供游客参观,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每年光门票收入就有2到3个亿。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这些钱基本上都用来维护鸟巢去了,勉强算是收支平衡吧,管理者们还想出了不少赚钱的点子。   比如把鸟巢的形象授权给一些企业做广告,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厉害的是,他们把鸟巢变成了明星们的“圣地”。   想想看在能容纳近十万人的鸟巢开演唱会,那得是多大的排场啊!陈奕迅、张杰这些大牌歌手都在这儿开过演唱会,每次都是轰动一时。   这不仅让鸟巢赚到了场地费,还让它在年轻人中的人气噌噌往上涨,除了演唱会,各种体育赛事也经常在鸟巢举行,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又一次让鸟巢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这些活动不仅为鸟巢带来了收入,也让它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可是尽管想尽了各种办法,鸟巢还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每年都要往里面填不少钱,这可让一些人看不下去了,“这么大个家伙,占着北京最好的地段,每年还要倒贴那么多钱,干脆拆了得了!”   就这样关于鸟巢去留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支持拆除的人说,与其每年花这么多钱养一个“吃不饱”的大家伙,不如把这块黄金地段用来发展经济。   然而反对拆除的人认为,鸟巢绝非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承载着众多中国人的骄傲和记忆,决不能轻易说拆就拆!   多少外国游客来北京,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鸟巢,这可是咱们的“国家名片”啊!更有人说,鸟巢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   2008年奥运会的欢呼声,2022年冬奥会的激情,还有无数次演唱会的嘶吼,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这些记忆汇聚在一起,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要是把鸟巢拆了,这些珍贵的记忆往哪里安放?面对这场争论,有专家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路,他们说,与其纠结要不要拆,不如想办法让鸟巢“自食其力”。   比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对鸟巢进行智能化改造,降低维护成本,还可以开发鸟巢的文创产品,让它变成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这些新点子让争论有了新的方向,大家开始意识到,鸟巢的价值不能只用钱来衡量,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   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的GDP翻了好几番,国际地位也今非昔比,鸟巢见证了这一切,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与其纠结于拆不拆,不如想办法让鸟巢发挥更大的作用,鸟巢不只是属于北京,它属于全中国,甚至可以说属于全世界,它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和期待,我们有责任好好保护它,让它继续焕发光彩。    看完此文章之后,各位看官们如果有什么类似的经历与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来源: 央广网《奢侈成风难经营 鸟巢年维护费高达8000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