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最多只是一个“居民”。 要说“公民”,大约还要看一看情况—— 因为个人的情

阿岔侃历史 2024-10-03 15:55:33

您可能最多只是一个“居民”。 要说“公民”,大约还要看一看情况—— 因为个人的情况还不一样,也就是责权利不一样。比如他北京的、你南街村的,那就有很大的区别,你儿子考五百多分可能上不了大学,而她女儿四百多分是可以上重点大学的。你和他在同一个单位干活,你是“外来务工人员”,而他是“编制内职工”。你和他都去看病,你能报销也就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他那是可以全部报销的。甚至就是那病房,有的你可以住,有的你就不行。你想当公务员、或者想要到一些你认为可以发挥你能力的岗位上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如果你家里人、亲戚中有人以前被判过刑,那你实际上是去不了的,因为那些岗位是要政审的,是会把你排除在外的。 责权利不一样,其实就是那“公民”还是要分类的,换一个说法就是——实际上要分为不同等级的。 而这样一来,你也就知道了,这“公民”还要看你是哪一等级的。是一等,还是二等……? 至于“人民”。可真不是您自己可以“自由”地使用的。 您是“人民”吗?这话都不通。 您能代表“人民”吗?这个还真的要看您有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就是标准的用法。新中国建立了,领袖庄严宣布,那自然是最恰当的。换一个语境,比如“全县人民”,那这个最恰当的代表者就是县里的“领导”才合适,而如果是一个村长这么说,那就不合适。要代表那一处的“人民”,你就要有“代表”的资格。

0 阅读:0
阿岔侃历史

阿岔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