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从网上看到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对他母亲拳打脚踢加辱骂的视频。短短几分钟,他对他母亲连踢了7脚,其中一脚直接把他母亲踹飞在了地上。 紧接着,在警察眼皮底下,他又追出十几米,往他母亲的头上重重地打了好几拳。他是边殴打,边辱骂。“妈”字不离口,好象眼前这个人不是他生他养他母亲,而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据说这事发生在前几天的中秋节,发生在山东济宁,孔孟之乡。据说是因为向家里人要钱未果。相信每个看过的人,特别是身为父母的,特别是老爷们,无不恨得咬牙切齿,隔着屏幕都想扇他几个耳光。这个不孝之子,他敢欺负他妈,当爹的可不惯着他。 从他母亲整个过程中默默地忍受退让,还对劝阻的人说“没事”这两个字,就知道,这个家庭的教育已经完全失败了。再想补救已经难上加难。母亲已经无力改变自己,想改变儿子更是不可能了。 就留给社会来教育吧。可能有两种结局: 第一,他骄横的个性、无知的大脑,会让他尝尽苦头,又不知道如何破解,最终破罐破摔。他母亲的疼爱,不过是把他培养成了一个社会的废人。 如果是这样,最终有一天,他会恨曾经溺爱他的母亲。溺爱就是害。就象《伊索寓言》中,那个临刑前咬掉母亲耳朵的死刑犯一样。 第二,他随着年龄增长,会在后天的经历中成长。有一天幡然悔悟,重新审视自己,从此变成另外一个人。 就像三国时期的周处,年轻时无恶不作,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过自新。开始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正直的官员。 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大课题。相比起中国文化“严父慈母”的传统,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更推崇“严母慈父”的模式。 她认为,父亲应慈祥而讲理,给孩子以安全感。而母亲应严格而果断,避免溺爱。她有一句话叫“严母慈父多忠孝,严父慈母多败儿。”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过于严厉的父亲容易培养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可能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过于恩慈的母亲则容易产生溺爱,让孩子拥有骄宠的心理。 当然,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并不是绝对化。我觉得,严也好,慈也好,作为父母都应具备。父亲应严中带慈,母亲应慈中带严。最重要的是因才施教,掌握好度。该管住的地方一定要管住,该放手的地方,也要放手。
相信很多人都从网上看到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对他母亲拳打脚踢加辱骂的视频。短短几
士说心斯语
2024-10-05 16:52:15
0
阅读:31
弟弟评论家
这家伙给警察抓头发带走的 警察太仁慈了 不够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