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深秋,陈嘉庚乘轮渡前往新加坡。不料,气温骤降,陈嘉庚立即吩咐船员:“我

牧童的娱论 2024-10-10 10:47:58

1903年深秋,陈嘉庚乘轮渡前往新加坡。不料,气温骤降,陈嘉庚立即吩咐船员:“我姓陈,请告知乘客,每人发一条毯子,费用由我承担。”然而,唯独一位少年没有毯子,冻得瑟瑟发抖。 那年,年仅十几岁的李光前告别了家乡和父母,怀揣着希望,登上了前往新加坡的轮船。 船上人头攒动,许多乘客和李光前一样,都是背井离乡的苦命人,怀抱着改变命运的决心。 他们希望远离贫困的家乡,在南洋的土地上找到谋生之道,哪怕一开始只是辛苦的体力活,他们也愿意为自己和家人搏出一片天。 轮船上的条件非常简陋,正值寒冷的季节,海风凛冽,冷得让人打颤。 夜色渐浓,船上许多乘客冻得瑟瑟发抖,尤其是那些没有足够衣物的乘客,他们靠紧靠坐在一起,希望彼此之间的体温能稍稍带来一些暖意。 李光前因为出身贫寒,随身带的衣物十分单薄,身子不住地颤抖着。他只能裹紧自己那已经快磨破的单薄外套,但寒冷依然无情地钻入他的骨髓。 这时,船舱的一个角落传来了一阵低语和议论声。人们的目光渐渐聚集到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沉静的中年男子身上。 那人正是陈嘉庚。他是船上少数几个穿着得体、不像是受苦移民的人之一。 陈嘉庚出生于福建一个富裕的侨商家庭,虽然家境优渥,但他始终心系家乡,关心贫苦大众。 在看到船上这么多饥寒交迫的同乡,他不忍心袖手旁观,便径直走向船员,提出给每位乘客发放毛毯,帮助他们御寒。 船员见状,询问陈嘉庚他的姓名,以便做好登记,方便发放。陈嘉庚没有多想,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我姓陈。” 本意是谦逊地不愿张扬自己身份。然而船员却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是要按姓氏来分发,于是在甲板上大声喊道:“姓陈的,来领免费的毛毯!” 船员这一声吆喝,让船上的乘客们一下子躁动起来。姓陈的在福建是个大姓,船上许多乘客都姓陈,听到喊声立刻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向前去领毯子。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许多不姓陈的乘客也蜂拥而至,纷纷称自己姓陈,想要借机获得毛毯。寒冷中,人们只顾着眼前的温暖,忘记了道义和礼节。 一时间,甲板上挤满了人,乱作一团,人人争抢着那一片片棉毯,生怕自己领不到。这种混乱的局面让船员和陈嘉庚都始料未及。 陈嘉庚看着眼前的情形,心里有些无奈,却也明白,在这种境地下,人们为了御寒而争抢是可以理解的。他暗自叹了一口气,默默地看着人群。 然而,在那一片混乱中,陈嘉庚的目光却忽然被一个角落里的少年吸引住了。 那个少年穿着极为单薄,显然冷得发抖,但他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争抢毛毯,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那些蜂拥而上的人群,脸上带着一丝羞涩和坚定。 那少年,正是李光前。 陈嘉庚走近了他,温声问道:“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去领一条毯子呢?” 李光前抬头看了一眼陈嘉庚,稚嫩的脸庞因为寒冷而微微泛红,但他眼中却闪烁着坚毅。他小声回答道:“先生,我不姓陈,我不能去领毛毯。我不能违背我的姓氏,去骗人。” 陈嘉庚听到这句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尚小、却有如此坚定信念的少年,心生怜惜,也对他的诚实和品格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陈嘉庚是一个深知做人之道的人,他一生秉持诚信和正直的信念,看到李光前这种不为眼前利益而放弃原则的行为,更加坚定了帮助他的想法。 陈嘉庚微笑着点点头,随即脱下自己的一件厚外套,轻轻披在李光前的肩上。 他柔声说道:“孩子,不用担心,你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这件外套给你,暖暖身子吧。将来你也会有自己温暖的日子。” 李光前感激地看着陈嘉庚,虽然年纪小,但他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关心他的人。他没有推辞,轻轻地拉了拉披在身上的外套,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他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名字:陈嘉庚。虽然当时的李光前并不知道,未来他的人生将与眼前的这位长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此刻,这一份温暖和善意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说TA##社会百态##正能量##故事#

0 阅读:4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