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军火大盗 1904年的一天,在辽宁黑山的一个农户家中,当一位新手父亲对着襁褓中孩子的小屁股轻轻落下一掌后,“哇”的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瞬间响彻了整个房间。 这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女孩就是高德崇,就和她出生后的哭喊声闹出的大动静一样,在她成年后的很多年里她也在东北这个地界儿上闯出了响当当的名声。 在高德崇八岁那一年,她的父亲永远的离开了她,但是,幼年时男性长辈的缺失非但没有击溃高德崇,反而让高德崇更快的成长了起来,她就像个小炮仗一样,时刻都能点燃自己的斗志,这似乎也暗暗预示了高德崇后来的人生走向。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部队和士兵是很常见的,可是和大多数看见了就看看的人不一样,身为女子的高德崇十分羡慕这些可以打仗的人,甚至会时不时跑去附近的营地“偷师”。 悄悄看着士兵们训练,高德崇也会有模有样的学着比划两下,一来二去的,高德崇结识了当时正在东北军任职的吕正操。 吕正操十分欣赏这个顽强又坚韧的女孩,而随着接触的频繁,高德崇也见识到了更多本事,甚至有了摸枪、练枪的机会,这也为她后来成为东北军中赫赫有名的女神枪手埋下了伏笔。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我国沈阳地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迅速落入了日军手中,成百上千的百姓在战火中丧生,更有数不清的百姓因此流离失所。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在东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自然也都被高德崇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她做梦都想将鬼子赶出自己的故乡。 自从日军入侵,高德崇更加勤快的练习起了自己的枪法,对于各种抗日救亡运动更是积极参加,她时常会跟着队伍游街,也会在街上发传单、做演讲,为动员群众抗日付出了很多热情。 渐渐的,这个有枪法还有爱国热情的姑娘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1937年的一天,高德崇被人引荐给了林伯渠。 见到林伯渠的时候,高德崇很激动也很高兴,她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上阵杀鬼子了,可谁料,林伯渠的一番话却改变了她的想法。 “高德崇同志,组织上认可你的能力,但是现在比起上前线,还有更紧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你愿意为了国家而战吗?” 直到接下任务任务离开,高德崇的内心都久久无法平静,因为,林伯渠让她做的不是别的,而是偷盗军火。 要知道,在战场上只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可同样的,武器有多重要,偷盗武器就有多危险,一旦被发现,那就是万劫不复!但是,为了胜利,高德崇甘之如饴。 就这样,高德崇借由和吕正操的关系以及以前认识的一些东北军中的熟人,几次三番从东北军的武器库中偷拿了枪支弹药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高德崇是分批次少量的挪动还不是很明显,可随着我方战事的频繁,对武器的需求逐渐加大,高德崇冒的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而且,东西一多,不说偷出来是难事,就是运出去也是个不小的难关。 在接连发生几次重大军火失窃事件后,东北军内部和国民党当局都对盗贼是谁关注了起来,甚至对这个不知名的大盗发起了通缉令,但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高德崇依旧没有放弃。 1939年,刘伯承所带领的部队急需大量的武器支援,高德崇为了顺利将武器送到部队手中,直接亲自上阵押运,就是这一趟下来,她整个人足足受了四十斤,可想而知这一路有多艰难。 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次又一次冒险行动后,1940年秋季的一天,高德崇终于被国民党当局发现了踪迹,这一次暴露,高德崇虽然险险保住了性命,却是身负重伤。 自此之后,高德崇就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1995年,销声匿迹了数十年的高德崇终于在临终前吐露了自己的身份,也许,对这个老人来说,战争年代所吃的所有苦,即便惨痛,却是她对国家满腔爱意的体现,是她光荣的勋章。 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参考文献: 雨涵心中的历史:“1995年沈阳一老太太去世,临终遗言:我就是当年要找的那个人!”; 世界值得你我珍惜:“1995年沈阳91岁老太太临终遗言:我就是国民党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辽宁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军火大盗 1904年的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0-20 23:56:07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