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10万!”广东一位68岁的老人,借1200万种树1000亩橄榄树,搞得自

事友看过 2024-10-27 11:49:55

“一棵树10万!”广东一位68岁的老人,借1200万种树1000亩橄榄树,搞得自己妻离子散,谁想到,经过三年的辛苦耕耘,这些努力竟然让每棵树的价值涨到了10万元! 参考信源:金融经济2012-03-02——《客家老人书写财富传奇:一棵树每年“结”出一辆小汽车》 “老温啊,你这是何苦呢?房子都卖了,老婆孩子都跑了,就为了这几棵树?” 2006年,广东揭西县,马路村的村民们看着温贤湘,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不解。曾经的镇党委办公室主任,如今却成了孤家寡人,守着一片800亩的橄榄园,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 温贤湘不是疯了,他是着了魔,中了“橄榄”的魔。 故事要从1984年说起。那一年,温贤湘接待了一位农业专家,得知揭西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植橄榄。这句话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改变命运,带领家乡父老致富的种子。 彼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温贤湘毅然决然辞掉了“铁饭碗”,贷款900万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一头扎进了橄榄园。 十年寒暑,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种橄榄的行家里手。2004年,橄榄价格一路飙升,最高卖到6块钱一斤,温贤湘赚得盆满钵满,眼看着900万的贷款就要还清了。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 2004年,潮汕地区爆出凉果添加剂超标事件,消费者“谈橄榄色变”,市场价格一落千丈,从6块跌到几毛钱。 一夜之间,温贤湘从“万元户”变成了“负翁”,还欠着200万的外债。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说他“疯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 面对质疑,面对困境,温贤湘没有退缩,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他开始研究新品种,寻找新的出路。 “三棱榄”,一种外形奇特,口感香甜,每斤售价高达800元的珍稀品种,走进了温贤湘的视野。 “只要种出三棱榄,就能翻身!”温贤湘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兴奋不已。 然而,三棱榄的种植成本极高,一根枝条就要两三百块,一棵树算下来要好几万。 “老温,你可别再折腾了,咱们老老实实种点别的吧!”妻子苦口婆心地劝他。 “爸,您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啥?钱没了可以再赚,您要是累垮了,我们怎么办?”儿子也劝他。 亲人的担忧,朋友的劝阻,都没能动摇温贤湘的决心。 “我就不信,我种不出好橄榄!”温贤湘一咬牙,卖掉了给小儿子结婚用的房子,又四处借钱,凑齐了种植三棱榄的资金。 妻子心灰意冷,带着小儿子回了娘家,大儿子也负气外出打工,曾经热闹的家,只剩下温贤湘一个人,和那800亩的橄榄园。 “人啊,要是认准了一件事,就不要回头!”温贤湘拍拍身上的泥土,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 2006年,温贤湘种下的第一批三棱榄树终于结出了果实,看着那些晶莹剔透的果子,他激动地老泪纵横。 “我就知道,我能行!” 那一年,300棵三棱榄树,给温贤湘带来了10万元的收入,也为他带来了希望。 尝到甜头的温贤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橄榄梦”。他潜心研究种植技术,不断改良品种,还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2012年,一位老板看中了温贤湘的橄榄园,开价5个亿收购,却被温贤湘拒绝了。 “这不是钱的事儿,我要让更多人吃上好橄榄,让家乡变得更富裕!”温贤湘的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温贤湘的橄榄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三棱橄榄种植基地,“天鹅湖”牌橄榄远销海内外,他也被誉为“橄榄大王”。 而当初离家出走的妻儿,也回到了他的身边,一家人终于团聚。 温贤湘的故事,是改革开放浪潮中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也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橄榄之歌”。 这首歌,唱的是梦想,是奋斗,更是对家乡的热爱!

0 阅读:0
事友看过

事友看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