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2021年,中国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工厂停工一个月,竟让欧美国家陷入困境,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能让发达国家不得不仰望? 信息来源:《陕西府谷:不产镁,却成全球最大金属镁生产基地》科技日报 2021年,一个看似寻常的节能减排举措,却在全球汽车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中国一个小县城按下限电“暂停键”,竟引发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个小县城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的府谷县。 它的停产,让大洋彼岸的欧洲汽车巨头们如坐针毡,纷纷发出警告:再不停产,我们的生产线就要瘫痪了! 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这些汽车巨头如此紧张? 答案是:镁。 镁,这个在元素周期表中并不起眼的金属元素,却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材料之一。 从翱翔蓝天的飞机,到支撑信息时代的5G基站,再到我们日常出行的汽车,甚至精密加工的机床,都离不开镁的身影。 毫不夸张地说,镁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不可或缺。 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镁矿”。 数据显示,全球将近85%的镁产能由中国提供,欧洲更是有95%的镁依赖从中国进口。 府谷县虽小,仅有25万人,但却掌控着全球镁产量的关键。 这一切,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那时候,府谷县正因镁矿燃烧导致的环保问题感到头疼。 恰逢此时,一种全新的炼镁方法——“皮江法”横空出世。 这种方法把镁矿石和硅铁矿混在一起,然后用气体加热,这样成本低,效率还很高。 相比之下,欧洲传统的“电解法”炼镁,每吨成本高达3000元,高昂的成本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 就这样,府谷县凭借着“皮江法”的成本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迅速崛起为全球镁生产的中心。 这个地方位于陕西、内蒙古和山西三省交界处,交通很方便。附近内蒙古和山西有丰富的白云石矿藏,为炼镁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隔壁的陕西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炼镁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然而,府谷县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2021年,为了响应国家“能耗双控”的号召,府谷县进行了一个月的限电停产。 这条消息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镁市场掀起了波澜。 由于府谷县停产,全球镁供应大幅减少,国际镁价涨了五倍多。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那些依赖中国镁资源的欧洲国家。 德国汽车巨头奥迪的高管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府谷县继续停产,他们的整个生产链将面临巨大危机。 其他汽车厂商也纷纷表示,如果镁供应继续受阻,数百万人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事实上,当前约有近百种汽车零部件采用镁合金制造,汽车业对镁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不仅这些,电子信息、家电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也离不开镁的使用。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动,都必须掌握镁这一核心资源。 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尽管中国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的镁资源,但在镁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却处于劣势地位。 2020年,中国镁制品出口均价仅为每吨0。39万美元,而进口均价却高达每吨3。82万美元,两者相差10倍之多。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在镁合金深加工和高端制造方面的整体水平不够高。 中国镁产业的困境,也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全球的“原材料供应商”,更要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能耗双控”政策的压力,也倒逼着府谷县的镁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从依赖资源优势转向依靠技术优势,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这才是中国镁产业,乃至中国整个制造业的未来之路。 中国镁产业的未来,也承载着中国制造业走向“星辰大海”的梦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镁产业不仅能够继续保持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更能够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为中国制造赢得更大的荣光!
“万万没想到!”2021年,中国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工厂停工一个月,竟让欧美国家陷入
事友看过
2024-10-28 11:26:27
0
阅读:651
Zhl
如何预防镁生产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