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耗资30亿修建了虎门大桥,他放出豪言:等把成本收回来后,

超哥评历史 2024-10-28 18:45:23

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耗资30亿修建了虎门大桥,他放出豪言:等把成本收回来后,我就把这座大桥捐献给国家!谁能想到,大桥建成以后十分赚钱,日均进账400万,一年至少有10亿元的收入,面对这巨大的现金流,胡应湘会兑现当初的诺言吗?   辽阔的伶仃洋上,一条似龙的大桥将珠江河口两边的繁荣景象连在一起,而这就是中国在新世纪建造的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但是,在香港珠澳大桥还未完工之前还有一座划时代的大桥——虎门大桥,这座大桥不仅是中国首座特大桥,更是一个商人的约定。   时间回到1997年6月9日,这一天虎门大桥正式开放通车。胡应湘看着眼前这座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大桥,脸上写满了骄傲。   不明真相的人或许有点疑惑,为什么一介商人会花30亿建一座大桥,并且还想要无偿捐给国家?因为那个年代,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商人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   想要弄清楚这其中缘由其实很简单,1980年左右,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由于珠江河口阻隔两岸,过往行人船只想要到对岸极其困难,并且十分消耗资源。所以,面对这一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大桥的建立迫在眉睫。   但是,想要建造这样一座桥并不容易,当年的技术以及投资成本来说简直难如登天,许多想要投资的企业望而却步。   不过,就在大家想要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胡应湘站了出来。作为香港合和工业公司的创办人,胡应湘不仅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还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企业家。在这重振中国经济的关键时刻,他很清楚这座大桥的意义,如果迟迟不下定决心修建,以后一定会自食恶果。   为了建成这座大桥,胡应湘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亲自带队对整个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策划,并且还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多次的会谈。   在大桥的投资上,胡应湘更是大手笔,直接拿出三十亿,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这笔巨款除了用来购置建材和支付工人费用外,都被拿去引进国外的先进器材设备,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这座大桥的安全和质量。   但是由于大桥横跨珠江河口,又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胡应湘并没有一丝一毫地退缩,他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会准点到达施工现场查看施工进度,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他还会给工人一笔巨大的补偿,为的就是能够早日修建完成,给祖国一个交代。   就这样,在胡应湘的带领下虎门大桥于五年后正式建成,虎门大桥的建成不但对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一个地标。作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不管是经贸还是人口流动都极为便利。   在虎门大桥正式通车的这一天,胡应湘公开表态称,只要虎门大桥把成本收回之后,自己会无偿捐献大桥给政府。这一言论在当时可谓是震惊了全部国人,毕竟谁会想把这耗费巨大心血的宝贝拱手相让。但是,胡应湘一向是言出必行,他也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在商界站稳脚跟。   当然了,不管许下多大的承诺,时间才是最好的见证。虎门大桥通车之后,经济效益也开始显现了。虎门大桥平均每天通行车辆十万多辆,年收入高达十亿元,此外,虎门大桥作为著名的地标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拍照打卡,带来了不少经济收益。   既然虎门大桥有了收益,胡应湘的承诺也可以实现了,就在几年之后,胡应湘开始进行虎门大桥的捐献工作,他多次与政府部门多次协商,最终在2005年达成一致意见。   除此之外,虎门大桥的建成使胡应湘意识到仅仅一座大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座大桥把香港,澳门和大陆连在一起,所以他又提出要修建港珠澳大桥。   经过多年的的精心筹建,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建成通车。它的完工也大大推动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往来,也成为了中国桥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胡应湘的造桥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企业家的真谛,也让我们学习到了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们也应该向胡应湘学习,尽己所能,报效祖国,谱写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

0 阅读:8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