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的事干的很正经!”2023年山东,男子把自家种的葡萄酿成酒,分给亲戚朋友们喝,万万没想到,2023年市监局说他无证加工,罚款60000元,还把他200多斤的葡萄酒没收,男子气够呛,一怒之下把市监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销罚款,返还葡萄酒,法院这样判了。 张大爷是山东的一名普通农民。十多年前,他看到种植葡萄能赚钱,就在自家地里种了几亩葡萄。 每到秋天,张大爷的葡萄园里就挂满了紫红色的果实,又大又甜,村里人都爱来他这儿买葡萄。 "俺种的葡萄可好吃了,又甜又多汁。"张大爷说起自家的葡萄,脸上满是自豪。 某天,张大爷和往常一样,精心打理着自家的葡萄园。施肥、修枝、除草,样样不落下。看着葡萄藤上冒出的嫩芽,张大爷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可是好景不长,临近收获的时候,张大爷发现今年的葡萄价格不太理想。"往年一斤能卖到3、4块钱,今年才1、2块钱。"张大爷有些发愁。 正当张大爷为卖不出好价钱发愁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不如把葡萄酿成酒吧,反正俺以前也酿过,亲戚朋友都说好喝。" 说干就干,张大爷买来了酿酒的工具,按照老辈传下来的方法,开始自己酿葡萄酒。 经过几个月的发酵,张大爷的葡萄酒终于酿好了。尝了一口,张大爷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比外面卖的那些便宜酒好喝多了。" 张大爷开始把自己酿的葡萄酒分享给亲朋好友。村里人都夸张大爷酿的酒好喝。 2024年1月的一天,几个穿制服的人来到了张大爷家。"我们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接到举报说你在无证生产酒类产品,现在要进行检查。" 张大爷一听就蒙了:"啥无证生产?俺就是自己种的葡萄,自己酿着玩儿的,咋还违法了呢?" 执法人员没有多说,直接开始搜查张大爷家里的葡萄酒。最后,他们在张大爷家里查获了200多斤自酿葡萄酒。 "你这是无证生产,现在我们要没收你的葡萄酒,并处以6万元罚款。"执法人员拿出一份处罚决定书,递给了张大爷。 张大爷看着处罚决定书,只觉得天都要塌了。"6万块钱?俺一年种地都挣不到这么多啊!" 张大爷试图向执法人员解释:"俺真不知道自己酿酒还要证,以前老一辈人不都这么干的吗?再说了,俺也没赚多少钱,就卖给了几个熟人..." 但执法人员态度坚决:"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这都属于违法行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只能依法处理。" 张大爷一下子懵了,心想:"这哪跟哪啊?自家种的葡萄,自己酿的酒,就因为给了几个熟人,就被罚了6万?这也太不讲理了吧!" 张大爷越想越不服气,决定要为自己讨个说法。他找到了一位法律顾问,准备起诉市监局。 案件开庭那天,他的律师帮他陈述了理由:"我的当事人并不知道自酿葡萄酒需要办理许可证,他的行为也没有造成任何安全问题。处罚决定过于严厉,不符合比例原则。" 市监局的代表则坚持他们的观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张某的行为虽然规模不大,但性质上属于无证生产,我局的处罚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法庭上,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最后,法院做出了判决:驳回张大爷的诉讼请求,维持市监局的原处罚决定。 听到判决结果,张大爷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完了,这下真的完了..." 这个案件很快在当地传开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里人都为张大爷感到不平:"这哪是执法啊,简直是在欺负老实人!" 有村民说:"我家也自己酿点米酒,难道以后都不敢喝了?" 还有人担心:"这样下去,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酿酒技艺不是要失传了吗?" 网上也炸开了锅,不少网友为张大爷鸣不平: "太过分了,自家种的葡萄,自己酿的酒,又不是添加了什么违禁品,罚6万也太狠了吧?"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理解执法部门的做法: "虽然处罚是重了点,但是无证生产确实是违法的。" "食品安全不能儿戏,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是大爷就网开一面。" 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管理和传统习俗之间矛盾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严格执法,保障食品安全;也有人觉得,对于这种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可以适当放宽标准。 案件结束后,张大爷显得很失落。"这么多年种葡萄,就想酿点酒喝喝,谁成想惹出这么大麻烦。"他叹了口气说,"以后啊,俺再也不敢碰这些事了。" 为保证阅读体验,部分情景存在演绎,文中皆为化名
“扯淡的事干的很正经!”2023年山东,男子把自家种的葡萄酿成酒,分给亲戚朋友们
洛风阐社会
2024-10-29 11:18:4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