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吴德因病重住进了医院,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医生明确告知他的女儿吴铁梅,他可享受副部级的医疗待遇。但吴铁梅却心存异议,因为这个级别和父亲以往的职务级别相差甚远。 严冬的北京。医院急诊室内,吴德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他已经感到身体日渐不支,但为了不让家人担忧,总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可这次不同,他的女儿吴铁梅察觉到父亲的异样,连忙陪着他来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很快出来了——血液病,而且已经到了危急的阶段。 吴德和女儿被叫到医生办公室,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他们。 “您父亲的病情很复杂,药物治疗十分昂贵,且效果未必乐观。您父亲目前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但这部分药物需要自费。” 吴铁梅心头一颤,忍不住脱口而出:“副部级待遇?我爸爸退休前可是副国级的干部啊!难道不该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吗?”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眉头紧锁。 医生抬头看了她一眼,语气依旧平静却意味深长:“那您最好赶快去恢复您父亲的副国级待遇,这样他可以享受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吴铁梅犹豫地看向父亲,心想这应该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毕竟父亲过去在岗位上鞠躬尽瘁,如今年老病重,享受高级别待遇也无可厚非。 然而,吴德却在旁边轻轻摇头。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坚定:“铁梅,不用了。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想用那么昂贵的药物来浪费国家的资源。” 父亲的坚定让吴铁梅心头一震,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父亲一生清廉、谨慎,对国家的每一分财产都视作珍贵。 甚至在退休后,父亲每月的退休工资有很大一部分都用在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上。 尽管有些人认为这份清廉已不再适合当今的世道,但吴德始终坚持着他内心的信仰。 吴铁梅忍住眼泪,轻声说道:“爸爸,您一生为国家操劳,为何不在晚年接受一点优待呢?” 吴德握住女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正是因为我们从国家那里得到了太多,所以要尽力减少国家的负担。 我这一生问心无愧,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而让国家多花一分不必要的钱。”他的话,字字句句带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吴铁梅最终尊重了父亲的决定,选择放弃争取更高的医疗待遇。三年来,她看着父亲在病痛的折磨下逐渐衰弱。 每当病情恶化,她心疼地提出再去争取一次高级待遇,但都被父亲温和地拒绝了。她明白,父亲已经做好了接受命运的准备。 病床上的日子漫长而艰难。吴德躺在病房里,透过窗户看着蓝天,脑海里浮现出过往的一幕幕。 少年时因家境贫困,他几乎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是父老乡亲的帮助才让他走出了大山。 年少有为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份恩情,投身建设,努力将家乡的一片贫瘠土地变为一片丰沃之地。 年少时的理想、青年时的奋斗,以及步入仕途后的坚定信仰,像一场放映在他眼前的默片,让他愈发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病情。 临终前,吴德叫来了吴铁梅,用微弱的声音交代着自己的后事。 他的声音里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带着一种解脱后的坦然:“铁梅,我的后事就从简吧。火化了以后,把我的骨灰埋在一棵树下,安静地在树根旁长眠,便好。” 吴铁梅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她不愿让父亲看见她的脆弱。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悲伤,轻轻地点了点头,握住了父亲的手:“爸爸,我一定会照您说的去做。 您放心,后事我会从简,不会浪费国家的资源。”话虽如此,吴铁梅心中却难以平复,她既为父亲的坚定和清廉感到骄傲,也为他的离去感到无法接受的悲痛。 几天后,吴德安然辞世。在送别父亲的最后一刻,吴铁梅看着父亲安详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悲痛。她依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骨灰安葬在了一棵大树下。 吴德的离世没有大张旗鼓的仪式,只有亲人和一些昔日的同事默默地站在树下送别他。 人群散去后,吴铁梅久久伫立在父亲的墓前,脑海中回想着父亲的一生。 她仿佛看见了那个一生执着于清廉和奉献的老人,正微笑着站在她面前,像生前那样,用慈爱的眼神看着她。@我要上头条@说TA@社会百态@正能量
1992年,吴德因病重住进了医院,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医生明确告知他的女儿吴铁梅,
牧童的娱论
2024-10-30 11:4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