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接近极

洛风阐社会 2024-10-30 14:54:15

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接近极限,接下来重点可能不在大型核武器身上!当时的他身患重病,为了让国家不再落后于人,他还是联合于敏向中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病房里,邓稼先坐在轮胎内胎上,颤抖的手握着铅笔,一字一句地写着。 他的妻子许鹿希站在一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知道,丈夫正在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老于,我们必须赶快完成这份建议书。"邓稼先抬头对一旁的于敏说道。 于敏是他多年的战友,也是中国氢弹之父。两位老科学家正在合作完成这份可能改变国家命运的文件。 就在几天前,邓稼先刚刚接受了一次痛苦的化疗。医生告诉他,癌症已经扩散,他的时间不多了。 但邓稼先却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全身心投入到这份建议书的撰写中。 "稼先,你需要休息。"许鹿希心疼地说。 邓稼先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这份建议书比我的命更重要。我们不能让国家落后。" 这份建议书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已经接近极限,未来的重点可能不再是大型核武器,而是小型化和精确化。 邓稼先预见到,核大国可能会通过限制核试验来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回想起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一刻,邓稼先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那是他人生中最激动的时刻之一。但他知道,国家的核武器发展之路还很长。 1967年,中国又成功研制出氢弹。邓稼先和他的团队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创造了世界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 如今,躺在病床上的邓稼先,脑海中不断闪现着过去的画面。他想起了1979年那次惊心动魄的核试验。 那天,核弹没有像预期那样在空中爆炸,而是直接落在了地上。 作为总负责人,邓稼先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他不顾众人劝阻,亲自驱车前往爆炸点查看情况。 "你们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核辐射的危险!"邓稼先对阻拦他的人喊道。 他知道,每多逗留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但为了国家的核事业,他顾不上这么多了。 现在,躺在病床上的邓稼先,正在和时间赛跑。他知道,自己可能看不到这份建议书实施的那一天了。但他坚信,这份建议书将为国家的核武器发展指明方向。 "老于,我们必须让领导们明白,未来的核武器发展不能只盯着大型核弹。"邓稼先对于敏说,"小型化、精确化才是未来的方向。" 于敏点点头,他完全理解邓稼先的忧虑。两位老科学家都清楚,如果中国不能及时调整方向,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核武器竞争中落后。 就在邓稼先写建议书的这段时间,他的老朋友杨振宁来医院看望他。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两人是儿时的玩伴,后来又一同留学美国。 "稼先,你应该好好休息。"杨振宁心疼地说。 邓稼先摇摇头,笑着说:"振宁,你知道吗?我们国家的核武器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们不能停下脚步。" 杨振宁深深地看了邓稼先一眼,他理解老友的心情。两人虽然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对祖国的热爱却是一样的。 "稼先,你为国家做的已经够多了。"杨振宁说。 邓稼先却摇摇头:"不,还不够。我们不能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 这句话,成为了邓稼先留给后人的最后嘱托。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建议书在他去世后不久就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采纳。 邓稼先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中国的科技战线上。 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学家。 2024年,是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在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一场特别的展览正在举行。展览的中心,是邓稼先当年写下的那份建议书的复制品。 邓稼先的故事,仿佛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 他用生命写下的那份建议书,不仅改变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方向,更成为了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长河中,邓稼先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的科学家们,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断奋斗,不断创新,永不停歇。 为保证阅读体验,部分情景存在演绎 (信息来源:中国科协之声:邓稼先百年诞辰|临终嘱咐 “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

2 阅读:6038

评论列表

大叔^O^很忙♚

大叔^O^很忙♚

61
2024-10-30 23:54

邓稼先,于敏,杨振宁,钱学森等一大批院士撑起了共和国之辉。国士无双,向英雄致敬![赞][赞][赞]

用户13xxx89 回复 12-16 22:40
杨也就当年没回国,被别人骂了几十年!但他以个人一己之力拉回了和他同级别姚启智院士,这就完全抵消了他当年没回国的事情,他还有的贡献都是多出来的!

火山 回复 12-17 10:43
且莫人云亦云,他当时需不需要立即回国,国家自有考虑。

江上听风

江上听风

35
2024-10-30 21:55

两弹元勋,让新中国挺起脊梁!永远缅怀!

一帆

一帆

34
2024-12-16 12:25

我仅代表我自己,拜谢邓稼先先生,拜谢于敏先生,拜谢钱学森先生…,拜谢国士无双的国之脊梁!!![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百岁之好一言为定

百岁之好一言为定

21
2024-10-31 02:59

字写的给人很沉迷的感觉,反复研仿 邓老千古,于老不朽

泡泡 回复 10-31 10:28
你很怪异

沙巴酱

沙巴酱

20
2024-10-30 22:04

真英雄

承嬗离合淡凉

承嬗离合淡凉

15
2024-10-30 19:28

好字!

傲视乱舞

傲视乱舞

10
2024-12-17 02:16

共和国脊梁!!!致敬!

用户13xxx93

用户13xxx93

10
2024-12-17 00:25

国家伟大的科学家!值得记忆!

0service-Chen

0service-Chen

7
2024-12-16 21:56

国家栋梁

山行

山行

7
2024-10-30 23:47

于敏架构

用户15xxx58

用户15xxx58

6
2024-12-16 11:48

国之栋梁

用户10xxx57

用户10xxx57

5
2024-10-31 15:36

典行亊迹应写进教科书

yxd_tulip

yxd_tulip

5
2024-11-23 16:27

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明星。

青春赞歌

青春赞歌

5
2024-12-15 17:44

看得字字真情,眼里有泪!中国的科学家榜样,更是中国的脊梁!

亲爱的达瓦里氏

亲爱的达瓦里氏

5
2024-12-17 00:11

钱老爷子,,,是几百年出一个的大拿。别的教授研究课题。老爷子研究方向。几句话,就是一个课题,别人就要十年二十年,

秋天

秋天

5
2024-12-15 22:06

国士无双

Achilles

Achilles

4
2024-12-16 17:04

致敬并永远怀念邓老等老一辈科学家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