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5个日本兵被八路军堵在窑洞里,他们拒不投降,没曾想八路军指战员曾美大手一挥:“省些子弹,把他们活埋吧!” 夜色如墨,崞县附近山谷中的窑洞前寂静无声。八路军官兵们已经埋伏了好几个时辰,他们身披着黑色军服,融入夜色之中,像一条条蛰伏的猛兽。 突然,夜风中传来一阵微弱的脚步声,伴随着日军的低声交谈。原来是一小股日军的巡逻队,15个人从据点出来进行例行巡查。 曾美藏在一块石头后面,静静观察着敌人的动向。正如之前预计的,这支日军小股部队并未察觉到危机已悄然逼近。 待日军踏入伏击圈后,曾美手一挥,喊出了一声低沉的“打!”随即,枪声如雷般响起。 一时间,枪火交织,八路军精准的枪法使得日军猝不及防。日军队伍迅速陷入混乱,他们在慌忙中抱头逃窜,试图寻找掩护。 然而,八路军早已布置妥当,几乎封死了每一条可能的逃生之路。 在阵阵枪声和喊杀声中,几个日军士兵发现前方山路被封锁,只得仓惶地掉头往窑洞方向跑去,想要寻得暂时的藏身之处。 很快,日军的残部纷纷退入窑洞内,躲避八路军的追击。窑洞深处黑暗且狭小,只有一处入口,日军的15名士兵在慌乱中挤进窑洞,试图借此阻挡住八路军的攻势。 几名八路军战士迅速包围了窑洞,枪口对准洞口,保持着高度戒备。 曾美一步步走近窑洞,冷冷地盯着里面的日本兵,声音低沉但坚定,“让你们出来投降,束手就擒,否则后果自负!”然而窑洞中的日本兵并不回应,洞口一片死寂。 经过短暂的对峙,曾美意识到这群日本兵或许还在做困兽之斗。 他稍稍一思索,决定不再消耗八路军战士的子弹和力气,“咱们没必要与他们浪费弹药,省些子弹,把他们活埋吧!” 曾美的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纷领会。他们抄起工具,开始从四周铲土往窑洞口填去。窑洞本就在山体凹陷处,这样填土可谓轻而易举,泥土如小山般堆起,逐步将窑洞封锁住。 开始时,窑洞内一片静默。随着土层的增多,日军士兵们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的处境。 他们在黑暗中慌乱地叫喊起来,先是用日语高声嚷嚷,接着有些人干脆改用生硬的中文喊着:“投降!投降!” 八路军的战士们一时间有些犹豫,纷纷将目光转向曾美。毕竟,曾美平日里总是与战士们情同手足,待人宽厚,但此刻的他神色冷峻、眼神坚定,完全没有动摇的意思。 “他们之前装聋作哑,现在知道怕了?太迟了!”他冷冷道,挥了挥手,示意继续填土。 窑洞中的日军士兵开始越来越慌张,眼见土层逐渐将洞口封死,他们拼命拍打着窑壁,甚至高举着白布,表示投降的意图。 然而曾美清楚,这群日军在村子里无恶不作,虐待村民、抢掠粮食,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此时若放他们一马,恐怕又会在他处作恶。思及此,他心中丝毫不觉愧疚,决心贯彻到底。 土层越堆越高,窑洞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日军士兵们的叫喊声渐渐微弱,转而变成了带着哭腔的哀求声。 战士们听着心中并非无动于衷,但想到他们平日里对百姓的暴行,心中的犹疑也逐渐消散。士兵们更加卖力地铲土,将所有愤恨化作了这一次的掩埋行动。 曾美冷静地看着这一切,脑海中浮现起敌人摧毁村庄、虐杀百姓的情景,他明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八路军战士们清楚,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身后无数的村民,必须铲除这群作恶多端的敌人。 待土层彻底填满,窑洞彻底被封死,山谷中再次恢复了平静。战士们沉默地看着这座刚刚被封住的窑洞,谁也没有说话。 曾美看着战士们微微低垂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语气平静但充满坚定:“我们是在为人民除害。记住,我们的枪口始终是为了保护人民,绝非是残暴之用。” 战士们点点头,明白这是战争的残酷,无论是对敌人还是自己,每一次行动背后,都必须有清晰的信念支撑。 战士们在曾美的带领下,开始收拾战场,将阵亡的兄弟们轻轻抬起,准备送回营地。 而曾美则沉默地望着远方,似乎在回味刚才的决策,又似乎在思索未来的战斗。每一个决定,都是为那些无辜的百姓,每一次行动,都是为了更快迎来胜利的曙光。#说TA##社会百态##正能量##历史故事#
1943年,15个日本兵被八路军堵在窑洞里,他们拒不投降,没曾想八路军指战员曾美
牧童的娱论
2024-11-01 10:05:55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