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允许卖给中国!”这是蒙古国在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谈判时提出的强硬条件,针对其

事友看过 2024-11-02 18:01:34

“绝不允许卖给中国!”这是蒙古国在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谈判时提出的强硬条件,针对其国内最大的铜矿。为什么他们会对中国的参与如此忌惮? (信源:2022-12-20界面新闻|斥资31亿美元,力拓获得蒙古巨型铜矿控制权) 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的蒙古国,看似“安全感满满”,实则暗流涌动。 手里攥着亚洲第一的铜矿储量,却玩起了“极限拉扯”,频频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出招,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在广袤而人烟稀少的蒙古国,隐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尽管其经济发展尚处于落后状态。 这个国家坐拥亚洲第一的铜矿储量,超过20亿吨的矿产宝藏深埋地下,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便是被誉为OT矿的奥尤陶勒盖金铜矿,其储量高达3110万吨,还伴生着金银,无疑是价值连城的“硬通货”。 资源丰富对蒙古国来说,也是甜蜜的负担。 由于本国缺乏开发资源和技术,蒙古国需要借助外国力量来开发这些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蒙古国甚至采取了风险转移的策略,允许外国企业自行投资勘探,承诺勘探到资源后可共享开发权。 于是,澳大利亚的力拓公司抓住了这个机会。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变动,OT矿的巨大潜力逐渐浮出水面。 力拓公司对OT矿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在消除蒙古国24亿美元的债务基础上,还提供了大量贷款,并逐步追加至70亿美元的投资,累计投资额高达150多亿美元。 作为全球制造大国,中国对铜矿的需求极其旺盛。 2022年,中国进口的铜矿石和精铜矿数量高达2527万吨,耗资563.2亿美元,对外依赖度达到了82%。蒙古国OT矿离中国边境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距离,按理应是中国的首选供应源。 蒙古国在铜矿出口问题上与中国展开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起初,他们不允许力拓公司直接向中国销售铜矿,随后又禁止力拓公司从中国进口电力进行开采作业。 这一系列的策略使得力拓公司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也使得中蒙两国的关系变得愈发复杂。 那么,蒙古国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呢? 实际上,他们希望找到一个“第三国”买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蒙古国政府一直梦想能够通过第三方实现资源出口,以此提高收益。 他们希望借助OT矿的巨大潜力,吸引全球矿业巨头力拓公司在蒙古国建立完整的铜矿开采、加工和电力供应体系。 这一战略无疑将为蒙古国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就业机会,同时推动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发展下游产业,蒙古国能够提高铜矿资源的附加值,实现经济的多元化。 力拓公司在蒙古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了惊人的规模,进一步的投资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蒙古国政府的决策将考验力拓公司的胆识和智慧。 与此同时,蒙古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成为了这一战略的关键因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蒙古国的铜矿最终很可能流入中国市场。绕过中国对于蒙古国来说并非易事。 此外,中国掌握着蒙古国出口的重要通道,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蒙古国在战略选择上需要谨慎行事。 蒙古国政府的这一策略既充满机遇又蕴含挑战。成功实施该策略将使蒙古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但若策略失误,可能带来不小的麻烦。 蒙古国政府应审慎思考,寻求与中国等大国的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发展本国的铜矿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实现长远的经济繁荣。 中国也应该积极引导蒙古国,共同打造资源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中蒙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国,在资源、经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一起进步,一起富起来。 未来,中蒙两国在资源合作上既会有新挑战,也会迎来新机会。 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合作共赢,将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蒙古国铜矿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80
事友看过

事友看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