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出版的,所谓丁福保译,两个日本人分别原著和译述的「组织学总论」可以表明中国古人那时候必然有非常先进的生物实验室了
这本书肯定是古人写的,而且它们篡改的时候都已经有点弄巧成拙了,最典型的就是在文中使用了很多德语,以彰显来自西学
但是诸位,我们是懂一点德文的,也懂一点文言文的,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德文里 Keimzellen 是生殖细胞的意思(图一),但是你如果结合上下文,会发现其实古人此处是针对动物和植物分别定义了它们的生殖细胞的名字,动物的叫卵细胞,植物的叫芽细胞....也就是生殖细胞是大类,其下有两个子类,你不能用大类来指代另一个子类吧?
这非常不严谨了
另外,此书中很多次提到了「阶级」这个词(图二),但从上下文中你会发现,古人说的阶级不是阶层的意思,而是生物进化层级中的等级的意思,这就非常像是「物理与政理」中所提到的进化之阶级的含义了
还有这里面提到了「资格」「组织」「机关」的含义都和我们理解的不同,这里的资格不是是否有某种标准的意思,而是有点类似品流的意思,比如上皮细胞古人认为资格最低,而筋组织与神经组织则资格最高尚(图二)
在此文中,古人所指的「组织」其实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些功能组织,比如上皮组织,结缔织,筋组织,神经组织四大类,上皮组织的细胞种类很纯粹,而筋组织与神经组织的细胞种类就比较繁多了,这在古人看来,是进化的结果,即筋组织和神经组织是进化阶级中比较靠上的,所以它们也只在动物中才有
诸位,这种分析观点我第一次见到
而此书中所指的「机关」其实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组织,即器具了.....很意外吧?
我也给大家看看他们是如何把古人的书篡改成自己的,其实就把古人改成西人,把吾人改成日人就 OK 了,其他所以原理性的内容全部都是古人的原文(图三)
最后,给大家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表示细胞核分裂过程的,这里面各阶段都名称和我们现在所学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一个是一样的,包括密蟠块期,粗蟠块期,母星期,转移期,娘星期,娘蟠块期,,另一张则是细胞构造,有意思的是,你会看到其中有四种细胞学说,包括颗粒说,丝说,泡状说,蜂巢说,这表明古人其实有非常多的学说探讨,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多.....(图三)
此书中图片非常多,许多都没见过,或者概念不一样,它应该是比较早期的一本教科书,应该有助于理解细胞学,组织学许多概念的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