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桐生的「新的先秦说理散文发展观~以七十子后学散文为枢纽」显然是一篇继续给叙事打补丁,并混淆概念,模糊化先秦古人思想的文章,但显然也暴露了许多新线索
1. 孟子,如果大家都读过的话,它的文风显然不可能与庄子相比,甚至不可能与韩非子相比,罗里吧嗦的风格很可能是西汉甚至东汉儒家们捯饬出来的,先秦诸子不会这样的[doge]
2. 演讲,这种方式在古希腊经常出现,不知道他为何在此处忽然提出了尚书中的盘庚竟然是演讲? 这值得我们重新读一下此篇了[doge]
3. 提到孔子重视的是尊卑有等,贵贱有序,废弃官学,倡导私学的方式,这一套显然与我们最近考察出来的先秦倡导官学,从村,到县,到郡,到诸侯,再到天子有完整的官学体系完全相悖,你能说先秦效仿的是孔教?
无耻 !
4. 大家有听说过樊迟,漆雕开,澹台灭明,宓子贱这些人十分著名么? .澹台灭明这个名字我反正第一次听说,想必此私人很可能是真的历史上存在过的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著作在汉代就都没了,诸位,如果真的是孔子门徒,汉儒们高兴还来不及吧?怎么会不保存而遗失了呢?
5. 陈桐生甚至开始篡改中国兵法的概念了。它说这些是格言,是散文....诸位,这显然把孙子兵法这些著作中最精华的由表及里,分类分析,总而括之的严谨方法变成了一种散漫的,无条理的文学了...
可恶!
6. 最后结论,风格各异的诸子百家,无论是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全部都是孔子门徒,孔子后学[doge]
是的,不管荀子,墨子,晏子如何严厉的非儒,他们都是孔子学生,就问你服不服
最后,庄子中的文字应该是「君子必辨」「凡论者,贵其有辨合」,儒家把辨学的辨改成了辩论的辩,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而这一套篡改的方法,从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就开始了,2000年没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