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除5厘米肠段!"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里,49岁的重症患者躺在手术台上

粉墨叔叔登场 2024-11-09 15:11:29

"一刀切除5厘米肠段!"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里,49岁的重症患者躺在手术台上,让医生意外的是,这场手术源于一顿看似平常的美食搭配 —— 柿子配大闸蟹,随着秋季来临,这两种"网红美食"的叠加效应,正在全国多地上演着类似的医疗事故。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打死我也不会贪那一口"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张阿姨(化名)回想起三天前的"美味搭配",仍心有余悸,就是这顿看似普通的秋季美食,让她失去了5厘米的小肠。 时间回溯到一周前,2023年10月底秋意渐浓,正是江浙一带享受螃蟹的黄金季节,张阿姨收到了远方亲戚寄来的大闸蟹,恰巧家中还有几个刚买的柿子。 "都说秋天是美食的季节,这两样都是时令的好东西,怎么会出问题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张阿姨在一顿晚餐中连吃了3个柿子和2只大闸蟹。 事情的转折从当晚开始,起初只是轻微的腹痛,张阿姨以为是普通的消化不适,然而疼痛越来越剧烈,到第二天已经疼得她冷汗直冒开始出现呕吐症状,直到第三天剧烈的疼痛让她不得不紧急就医。 "患者送来时情况非常危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专家李医生介绍说,"检查发现患者小肠内有多个硬质结石,其中最大的一颗甚至达到了鸡蛋大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肠梗阻。" 经过紧急手术医生在张阿姨的肠道中取出了多块"柿石",这些结石的形成源于柿子中的鞣酸与蟹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就像滚雪球一样"李医生解释说,"这些物质在胃肠道中不断累积,最终形成了坚硬的结石。"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各大医院因食用柿子引发的胃肠道手术案例呈上升趋势,其中超过60%的病例与食用高蛋白食物有关,医学专家提醒秋季是胃肠柿石的高发期,应该格外注意饮食搭配。 专家建议饮食搭配要科学,柿子不宜与虾蟹、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同食,控制食用量每天最多食用1-2个成熟柿子,注意食用时间避免空腹食用,最佳时间是饭后半小时,特殊人群需谨慎老年人和儿童应该格外注意,因为他们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就食品搭配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警示,目前多地已开始在售卖柿子时附加食用警示标签。 秋季美食当前,但一定要记住"物极必反"的道理,适量食用、科学搭配才是享受美食的正确方式,面对诱人的时令美味,切莫因小失大让贪嘴变成遗憾。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给健康多一份保障,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享受美食的本钱。

0 阅读:72
粉墨叔叔登场

粉墨叔叔登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