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读半耕|八大是学书法以来爱上的第三人
林凡三尼写字人
2024-11-13 17:55:20
三日未提笔,是八大把自己拽回常态。
.
初次写八大,只一行便放弃了先通临一遍的想法,真怀疑有人写八大能上来就能成吗?且不说气质,那是十万八千之后的事。单说形,开篇那一行永字和末尾的会字,永字左边横撇到底如何拿捏,正好卡在不内不外的地方,右边又如何平衡住还写出了疏旷的感觉。“會”字底下那个“日”,在上面两个“暮”与“春”中,一次次出逃未遂,眼见着要成功终于还是悬崖处勒马。写了几十遍吧,依然没法看,发现与其在纸上漫无目的的练,不如闭上眼在心里好好琢磨片刻。
.
终于啃啃巴巴开始顺写,一张下来,突然意识到彻底爱上了八大。虽然五月底在《无尽藏》图册初遇八大的画便认定这是个天才,六月在南京展览现场连续两天他的字前徘徊多次,但依然不像初遇伊秉绶和米芾时,那种被巨大的想要接近的心推动着,立刻付诸行动去写、去研究他们各个帖的zui佳版本并一一入手,但凡有空就见缝插针的欣赏和练习…… 这次的八大,是落笔后才真真爱上了。
.
近期选了很多新书,因为写八大有感,写字间隙先抽出《艺术规则》来读。这本书分享了19世纪以来,150位艺术家关于艺术创作的思考和体悟,当初入手时是想了解多一些和这个时代相近的小众先锋的艺术家,作为一个索引去扩展美学知识体系。今天翻阅了几页,便有很多启发,因为近期同时有在读一些哲学和关于做研究的方法论,这些启发还引发了一些辩证的思考。放下书再接着临八大,有了更深的体会。
.
♣ 临八大山人《临河序》
❍ 纸:三年手工竹纸
❍ 笔:木兰|出锋2.5cm 口径0.75cm
❍ 红笔改用笔:吴竹朱墨笔
❍ 墨:天衣无缝
.
0
阅读:0
oke三连
写得真不错!
沫篠婷
写出了自己的气质
颜色
凡凡真棒这么晚了我还在看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