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大财主得了怪病,昏迷不醒,请来名医施今墨。施今墨刚要写药方,却突然停下,直勾勾盯着大财主的小夫人:“差一药引!”小夫人一问,又惊又恐,转身冲了出去。 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流传着“四大名医”的传奇,施今墨便是其中之一。他医术精湛,悬壶济世,名声不仅响彻京城,还远播海外。施今墨的后人也多从医,其子施小墨成为医界名家,女婿和外孙也成了医界翘楚,其门下弟子更是桃李满天下,可谓医家世家。 施今墨,原名施毓黔,1881年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祖籍浙江省萧山县坎山镇。他的祖父施之博曾任云南知府,外公是山东巡抚,父亲也在朝廷为官。施今墨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当年他的祖父举家迁往云南途中,途经贵州时,施今墨的母亲在当地生下了他。为纪念这一特殊的诞生地,他的祖父特意将他取名“毓黔”。 施今墨自小饱受家族的厚望,按传统他应继承祖业,从政入仕。他年纪轻轻便进入山西法政学堂学习,后来又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这一教育背景为他进入仕途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时局变迁,革命成功不久,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国民党内部逐渐走上腐败之路,派系之争频繁。施今墨对政坛的黑暗失望至极,逐渐萌生了退隐之意。 1921年,他正式更名为“施今墨”。这一名字凝聚了他心中的三重深意:首先,名字中的“今墨”呼应着他诞生之地“黔”;其次,“今墨”取意于墨子,墨子主张“兼爱”,施今墨立志要以医者之爱济世,不分贵贱贫富;最后,他期望能在医学领域不断创新,成为医学界的标杆,做一名“当今医学的绳墨”。 1931年秋天,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得了一种怪病,整日昏睡不醒,请了多少名医都束手无策。财主的小妇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找不到良方。无奈之下,小妇人只好登门拜访当时鼎鼎大名的施今墨先生。 施今墨先生来到财主府上,并没有急于诊脉开方,而是先泡了一壶香。小妇人见状十分焦急,连连催促施先生快些行动。谁知施先生却不慌不忙,只是让贴身仆人过来,仔细询问起财主的生平喜好来。 仆人说财主最喜欢收藏古董,尤其是各类珍奇的瓷器玉器。听完仆人的话,施今墨心里了然,于是吩咐小妇人和仆人准备齐全药引,唯独漏了最为关键的一味。当诸般药材都备齐时,施今墨终于开口对小妇人说,调制这副药还需要一个特殊的药引,那就是财主最心爱的汝窑笔洗。 小妇人一听顿时面如土色,手足无措。要知道,那可是财主的命根子啊!若是为了治病而毁坏了它,日后财主醒来还不得要了自己的命?一番挣扎之后,终于咬了咬牙,狠下心来取来了那只汝窑笔洗。 施今墨接过汝窑,毫不犹豫地往地上一摔,只听"咣当"一声巨响,那价值连城的珍宝瞬间碎成了粉末。当财主得知自己心爱的汝窑笔洗被毁时,气得两眼一翻,吐出一口鲜血,晕死了过去。小妇人吓得魂飞魄散,以为丈夫这下必死无疑。然而几个时辰后,财主竟然奇迹般地醒了过来。自此之后,他再没犯过病,反而越活越精神。 施老先生在中药学上的造诣极为深厚,尤其擅长运用“对药”之法。所谓对药,即将二、三味药组合使用,使其相辅相成,发挥出超出预期的疗效。施老精通中药的药性和药理,创制了许多独特的对药配方,常常展现出独特的效果。 施今墨遣方用药风格自成一格,配伍精妙,药物的前后搭配丝丝入扣,因此被誉为“雍容华贵”。他擅长开大方,药物的搭配法度严谨,远非一般医生随意堆砌药物所能比拟。中医讲究七情和合,每味药都需与其他药物和谐相应,以确保整体效果。然而,药味一多,往往容易出现不和谐之处,影响治疗效果。 但施老的处方,即使多达二、三十味,也依然层次分明、精妙契合,丝毫不显繁冗,反而彰显其用药的华贵大方,处方的严谨与气度令同道中人赞叹不已。此外,施老还极擅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与自己研创的方药相互参合,在经方运用上可谓收放自如。 在施老先生的家族教育中,对后辈的培养不仅限于医术传承,更包括医德和心性的塑造。施老先生行医一生,总结出了一套《医诫十二条》,医诫的第一条便强调,“医之为业,为人而非为己也”,这句话告诫后辈:行医的本质是救人济世,若想追求安逸或名利,就不该踏入医学之门。 施小墨作为施家医术的传人,自幼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长。他不仅要读医书、学医术,还需常伴施老先生左右,观病诊疗。施老先生尤其强调练字,他认为练字既是医者的基本技能,也是磨炼心性的修行。施老先生常说,医者的字迹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准确性,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因此,施老先生书写的药方皆以清秀的小楷呈现,不像有些医生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甚至有不少人专门为求一方他的“墨宝”而来。 有病人曾问施老先生,为何要把药方写得如此工整如艺术品。施老先生耐心答道,药方关系着病人的性命安危,若字迹潦草而使药房抓错药,责任便全在医生。他认为,医生必须对每一个细节负责,这不仅是职业要求,更是医者的良心所在。
1931年,大财主得了怪病,昏迷不醒,请来名医施今墨。施今墨刚要写药方,却突然停
运赛过去
2024-11-14 19:14:37
0
阅读:25342
土 wei
现在大多数医生的处方字体都是自成一家的神仙体,不是神仙就难以辨认!
账号已注销 回复 云卷云舒 11-17 20:08
不好意思,你自己查阅一下吧!这是医院内部的文化,再说我不感兴趣,我有需要我会对照的,这是简笔字,学医学的人基本都懂,医院内部也会培训!
云卷云舒 回复 11-17 16:54
请你把对照表发一张图片,也好让大家了解了解。
用户14xxx91
一说中医就想起大宅门,从未学过医的白七爷搞着恋爱就研究出一济药方“七秀丹”,蹲着大狱就编出好几个药方。也不经过实验试验全凭主观臆断,是不有点对生命太不负责任啊?!
专门吊打水文
专门吊打水文
黑丝带
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