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谈“35岁中年危机”,说了两层意思。 一是主观上的。人到了35岁,身体上精力上,对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心上面会分担一大部分精力,不能像在25岁时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种现象并不只是出现在互联网行业,人在几乎所有职业当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即使没有家庭,就是说到了35岁没有成家,或者就不打算成家也,35岁的身体条件也没法和25岁的小伙子比。 二客观上的。一个人到了35岁,一般是在职场中已经工作了十多年,正是收入最高的时候,也是被社会和公司最认可的时候,从表面上看的确是一个人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决定,比如换个更大更舒服的房子,换个更好更舒服的车子,或者干脆让老婆回家做全职主妇,有人照顾家还不用那么辛苦。他以为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还一直能有35岁时的收入。但是他没想也许35岁时收入最多的一年可能是他一生中收入最多的一年。 张雪峰说,人向上时候的好法有千千万万种,但死法只有一条,那就是一个人心态变了,他膨胀了,膨胀到完全没有了风险意识。 一个人在他没有意识到风险存在的时候可能就是最危险的时候。超出自己收入能力,贷了不该贷的房贷,换了不该换了好车,结果收入一下降,全完。 所谓35岁危机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作的。
张雪峰谈“35岁中年危机”,说了两层意思。 一是主观上的。人到了35岁,身体上
扬菲趣事
2024-11-17 17:10:12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