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大臣被赐死,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皇帝看后:放了他 清朝乾隆年间,一位70岁的老臣尹嘉铨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请求,竟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境地。这位曾经的朝廷重臣,本该安享晚年,却因为给已故父亲求个谥号,惹得乾隆大发雷霆,直接被判了死刑。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在封建社会里,皇权至高无上。尹嘉铨这一举动,在乾隆眼里,简直就是在挑战皇权。你想啊,谥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给的,那可是皇帝对臣子的最终评价,是莫大的荣耀。 乾隆一怒之下,不仅判了尹嘉铨死刑,还下令抄家。结果这一抄不要紧,可把乾隆气坏了。原来尹嘉铨家里藏着不少"禁书",有批评时政的,有讽刺朝廷的,还有歌颂前朝的。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这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啊! 其实呢,尹嘉铨压根儿没想那么多。他就是个爱书之人,什么书都爱看,纯属个人爱好。但在统治者眼里,你家里有禁书,那就是居心叵测,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眼看着就要上刑场了,尹嘉铨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他不仅面不改色,还津津有味地吃完了断头饭,两块肉下肚,三杯酒入喉。这一幕可把狱卒们看傻了,赶紧跑去向乾隆汇报。乾隆听后也觉得纳闷,这老头子都到这时候了,怎么还能如此镇定?难道是真的想明白了,知道自己错了? 其实啊,尹嘉铨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但他一想,横竖都是个死,与其哭哭啼啼,还不如坦然面对。没想到,这一手还真管用。乾隆虽然脾气不好,但毕竟是皇帝,心眼儿也没那么小。他一琢磨,这尹嘉铨都这把年纪了,临死前还能如此淡定,说不定真是真心悔过了。再说了,万一他是被冤枉的,自己岂不是成了昏君? 于是,乾隆决定再给尹嘉铨一次机会。他把尹嘉铨叫到面前,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尹嘉铨一听,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赶紧跪下磕头,声泪俱下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只是一时糊涂,绝无半点不臣之心。 乾隆看他态度诚恳,再加上自己本来就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大手一挥,赦免了他的死罪,改判流放。 这一出戏,说白了就是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缩影。在那个时代,个人的命运,全都掌握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即便是像尹嘉铨这样的才子,也难逃这样的命运。 不过话说回来,尹嘉铨这一遭也是自己"作"的。他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有些飘了,忘了在封建社会,皇帝就是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你再有才华,也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哪能随便挑战皇帝的权威? 所以啊,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千万别被一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才华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自知之明,不懂得审时度势,最终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任何时代,都要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该低调。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做人做事,还是要多长个心眼儿啊!
70岁大臣被赐死,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皇帝看后:放了他 清朝乾隆年间
梦旋说历史
2024-11-20 22:04: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