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 聊聊潜意识里的反应模式
看最新一期再见爱人,我似乎有些理解麦麦为啥到处说老公对她不好、自己当全职妈妈多辛苦、自己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我猜麦麦的潜意识里,只有惨、只有特别辛劳才能得到关爱和认可。
为啥这样说?
先说说我自己。我是家里排行第三的孩子,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大概都会猜到,作为中间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被父母忽略的。有父母精力有限的原因,也有传统观念的影响。
所以我小时候,只有生病和表现特别好被老师或邻居夸奖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慢慢我的潜意识就形成了这样的模式:病的特别严重或特别优秀,才能得到关爱。
即便到了四十多岁,我也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我一直都特别努力,在学校争做三好生,在职场争做优秀员工,创业了也争做行业第一。
直到遇到疫情,努力几十年的成就灰飞烟灭,我的潜意识极度害怕,但害怕的不是失去财富,而是失去关爱和认可。
当我不得不面对失去成功和荣誉时,就不停的生病,还一个比一个严重,其实这就是潜意识的自救模式,我的意识却对此一无所知。
直到今年8月我回到大学母校,坐在宿舍楼下,我看到那个20岁的自己,在别人还在梦乡时就爬起来打扫厕所和楼道。
我忽然意识到我是在用生病祈求别人的关爱和认可。
和20岁的自己相比,现在的我哪个方面都比那个时候的自己强百倍,为什么却没有了勇气?
我意识到我退行回了儿童时的自己,只有病的很严重,才能被原谅、被关爱、被认可。
从成都回来的火车上,我下定决心,把内在的小孩养大,改变潜意识的反应模式:我本身就值得爱,无论我是否取得瞩目的成绩、是否勤快、是否能干、是否聪明。
还有这世上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己爱自己,其他人的爱都是锦上添花,包括父母的爱、伴侣的爱,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
从麦麦身上我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写下这些不是要评判她,而是提醒自己努力摆脱童年不好的潜意识的控制。
此外,我也认真省视了自己对孩子的爱是不是误导了孩子?
还好,孩子开心、松弛、啥也不做的时候也得到了我浓烈的爱,她不用伪装成另一个样子才能得到我的爱。
当然,只有优秀才能得到父母的爱这一模式,也确实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