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注重单体武器的实力了,德国武器装备强大,但是结构复杂,过于精密。有人可能要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是工匠精神啊! 在二战时期,不得不说,德国的武器装备确实是很强大。
无论是飞机还是坦克,从单体来看,德国都是最强大的。
像虎式重坦,给盟军带来很大压力,像美国、苏联的坦克,根本击不穿它的装甲。
而且在空军上,德国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喷气式飞机。
但是装备虽然强大,可是却非常的昂贵。
德国当时的实力,这些装备不能大规模的生产。
而且武器非常精致,结构复杂,一旦出了毛病,修复也十分困难。
虽然说盟军的武器,单体来说打不过德国,但是重在它们的武器性价比高。
像美国的谢尔曼坦克,虽然性能上可能不如德国的虎式坦克,但是它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维修也方便。
后期德国的资源匮乏,生产线已经不能保证武器的质量了,所以也就落败了。 在战争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特别是在二战那种大规模、高强度的对抗中,工匠精神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累赘。
随便看看
盟军强的是制空权。坦克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只能沦为活靶子,还有德军多线作战,闪电战变成了消耗战,比拼的就是工业实力了。美国的工业能力德国比不上。
小小一虫子
这是德国的无奈,到最后德国也不缺武器,缺的是人和油料.缺人缺油料你不搞单体战斗力强大的精密武器去提高战损比,难道还搞和美苏一样的武器拼人口拼资源?那不是死的更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