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鲁迅避孕失败,儿子出生了。一直想丁克的他,看到儿子第一眼,忍不住撇嘴

鸿史来了 2024-12-10 20:46:51

1929年,鲁迅避孕失败,儿子出生了。一直想丁克的他,看到儿子第一眼,忍不住撇嘴说:“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 1906年的春天,一纸家书从中国飞到了日本仙台。信中说母亲病重,催促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赶紧回国。年轻的鲁迅接到家信后,立刻收拾行装,踏上了归途。 抵达绍兴老家后,鲁迅发现这是母亲为他准备的一场婚事。新娘朱安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小姐。 面对这场婚姻,鲁迅没有任何表态,只是默默接受了这个安排。 婚后的鲁迅选择了沉默,他将朱安供奉着。 在那些年里,鲁迅把对孩子的喜爱都给了两个兄弟的子女。在北京买房时,他特意选择了八道湾的房子,就因为那里有一个足以当足球场的大院子,能让二弟周作人的孩子们尽情玩耍。 1926年,47岁的鲁迅遇见了比自己小20岁的许广平。这个年轻的北京女子生大学学生,用她的勇气改变了鲁迅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 1927年,鲁迅带着许广平来到上海,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他们租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 为了避免生育,他们一直在采取措施。可是天意难违,同居一年后,许广平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两人都陷入了困境。北京还有一位正室夫人朱安,这个孩子的到来势必会引发轩然大波。许广平也在犹豫,不知是否应该将孩子生下。 面对这样的困境,鲁迅思考了很久。最后,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此生的决定:"我们把他生下来。" 1929年10月27日,许广平进入产房已经二十多个小时。眼看胎心在减弱,医生不得不问鲁迅:"是保大人还是保小孩?" 这位将近半百的准父亲毫不犹豫地说:"保大人。"随后,在医生的努力下,一个男婴终于降生。 鲁迅对许广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是男的,怪不得这样可恶!" 第二天一早,鲁迅为孩子取名"海婴"。这个名字既因为孩子出生在上海,又因为他是个婴儿,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起来也不会与他人重复。 海婴出生后,鲁迅表现出十足的自信。作为一个留过洋学过医的人,他认为照顾婴儿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一个挑战来自喂奶。医生说许广平奶水不足,建议找个奶娘,但鲁迅却坚持要自己来。 他买了一本育儿书,按照书上的方法,制定了严格的喂奶计划:每三小时喂一次,每次喂五分钟,左右两边的奶轮流着来。可婴儿不是机器,每次吃奶的时间和量都不一样。 两个月过去,海婴的体重还停留在两三周大的水平。看到孩子总是饿得四处找奶吃,许广平不得不听从医生建议,在鲜牛奶中加入粥汤和糖分来补充营养。 洗澡成了第二个难关。在医院时,都是护士给婴儿洗澡,回家后这项工作就落到了两位新手父母身上。 后来他请来两个保姆帮忙,一个负责照顾海婴,另一个负责家务。原本在二楼的书房也搬到了一楼,这样既能照顾孩子,又不会打扰到他们休息。 夜晚十二点前,保姆负责照看海婴,许广平可以休息。等到半夜,鲁迅工作完就上楼接班,让保姆去休息。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鲁迅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作息习惯。他把写作时间调整到深夜,白天则专门陪伴海婴。 这些变化让家里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虽然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有了保姆的帮助,情况比最初好了很多。 每天深夜,当鲁迅结束写作后,就会上楼去陪海婴。他会用香烟盒逗孩子玩,或是把海婴抱在手臂上做飞机游戏。 有时候,他会用自创的调子唱着:"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这样简单的歌词反复唱着,直到海婴睡着为止。

在外人面前,鲁迅从不掩饰对儿子的喜爱。每当客人来访,他总要把熟睡的海婴抱出来展示,还经常自豪地说:"他长得像我。"过一会儿又补充说:"不,他比我漂亮。" 随着海婴渐渐长大,调皮捣蛋的事情也多了起来。有一次,鲁迅正在写文章,海婴跑过来拍了一下笔头,顿时墨汁洒了一桌子。 面对孩子的淘气,鲁迅也会生气。他会用报纸卷成筒状,轻轻打在海婴身上,但每次看到孩子认错的样子,又立刻心软下来。 在给母亲和朋友萧军的信中,鲁迅经常抱怨海婴太闹腾。他说海婴在楼下玩耍的声音让他无法专心看书,有时缠着他的样子真让人烦躁。 但这些抱怨的背后,却是一个父亲深深的牵挂。当海婴要上幼儿园时,鲁迅既期待又担心。学校放假时,他又开始发愁家里要变得热闹。 海婴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出色,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但鲁迅在给母亲的信中却说:"不过是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罢了。"这种谦虚的态度,正是他对孩子教育的一贯作风。 1936年,生命临近终点时,鲁迅给海婴留下了一份特殊的遗嘱。他告诉儿子,如果没有特殊的才能,就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千万不要勉强去做文学家或艺术家。 多年后,海婴果然没有走文学创作的道路,而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无线电专家和摄影家。

0 阅读:98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