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烟,名人故里:挖到个极其小众的古镇

哈密特立独行 2024-12-13 17:34:15
在钱塘江北岸的阡陌交通中,有着一座原汁原味的镇子——海宁路仲古镇,甚至海宁当地很多人都不知道 【小贴士】 路仲旧称渟溪,俗称路仲里,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 据说春秋时范蠡和西施去吴国的路上曾到此停留,故至今尚留存西至浜、西至桥等名; 三国时期时东吴名将陆逊屯兵埭上,逐渐成市; 明代著名学者陆嘉淑诗曰“泛艇过渟溪,人家两岸齐,到门才咫尺,水涨板桥低。” 路仲更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故里,著名艺术家钱君匋的祖居; 自宋朝以后,安徽朱熹后代一族、余杭张氏一族、临安钱镠后代一族、余姚管氏一族陆续迁入路仲,形成“张、管、钱、朱”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不管是经商、为官,有作为的后代都回路仲,购田置房,建造了诸多私家花园; 但如今名保存完好的有价值古建,几乎荡然无存; 现存最完好的遗迹就是【德义桥】,又名大枫桥。 潺潺南流的渟溪把小镇隔为东西两岸,而德义桥是渟溪东西两岸交通必经之地。 这是一座三孔梁式平桥,明永乐建造,清道光重修; 桥西是傍水而筑的水阁房,是古镇水乡特色建筑 路仲还有一座古桥【德风桥】 德风德义之语,取自孔子论语的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东西向的路仲直大街,西接德义桥,石板铺筑的街道路尚存80余米,宽近2米。 曾两次走访过这座小镇子,旧时的盐号、油坊、米行、粉坊、竹铺、药铺、豆腐坊等遗迹,依稀可见民初之格局。 就像水道纵横之下,已然没有舟行碧波上的水乡风貌,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据说路仲的许多古建筑构件及材料,都拆了去“援建”隔壁桐乡乌镇的东西栅;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酒深不怕巷子”早已成为过去式; 江南六大古镇之首,名扬天下之际,谁会注意到这座逐渐消亡的古镇呢? 当年领江南诸子百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缔造了康熙年间名扬江南的十大胜景的古镇,早已破败不堪,所谓的故居古迹,基本都只剩空壳子了,应了那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青藤草缦爬上墙头,斜阳落照斑驳枯木,回首向来萧瑟处,徒留千年一叹 地址:海宁斜桥镇庆云桥北3公里处 导航:“路仲古镇” 门票:免费 史迹:德义桥、德风桥、张子相宅、朱淑真故居、管庭芬藏书楼、钱君陶祖居、黄岭梅宅、冯家厅 PS:寒冬了,大家真的不来皮革城逛逛么

0 阅读:0

评论列表

米高柏宾

米高柏宾

3
2024-12-16 13:14

看到三国、古镇,我第一反应会不会是路仲。因为它是陆逊营里

斯基一生追求

斯基一生追求

2
2024-12-16 12:37

石桥台阶还保留的??真难得,几户所有的石桥都被铺上水泥了,

籽纸5点五

籽纸5点五

1
2024-12-16 12:43

你去的地方 都很小众 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