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上海,一女子洗澡时突然想上厕所,拿纸一擦却发现了2厘米长的白色东

粉墨叔叔登场 2024-12-20 15:09:43

2024年12月上海,一女子洗澡时突然想上厕所,拿纸一擦却发现了2厘米长的白色东西,仔细一看竟然还会蠕动,然而,女子前往医院进行救治,竟从体内排出长达10米的绦虫。专家:“这还不是最长的!” 上海一位女子在洗澡时突然感到腹部不适,随即发现了一个令她惊恐的现象——一条约2厘米长的白色物体正在蠕动。 她立刻用纸擦拭并惊讶地发现,这条“虫子”竟然还在动!之后她赶紧前往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治疗,竟从体内排出了长达10米的绦虫。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关注,也让人们重新审视食物安全和寄生虫带来的潜在危害,专家表示这条绦虫并不是目前已知的最长者,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牛带绦虫。 这位名叫小贝的女子今年40岁,在回忆起自己与这条绦虫的“邂逅”时,她记得自己是在2023年初与朋友一起去江西旅行时,尝试了当地一道传统美食——生牛肉。 她并没有想到这道美味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生肉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特别是牛带绦虫的卵。 当时小贝并未意识到吃生牛肉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感到腹部偶尔出现不适,但未曾引起足够重视。 起初她只是感觉到肛门附近有些轻微的瘙痒,便随意吃了一些驱虫药,认为问题会得到缓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愈加严重。 她逐渐察觉到大便中时常带有一些未完全消化的白色线状物体,越来越让她感到不安,直到有一天她在洗澡时,突然强烈的排便欲望使她去卫生间,而从体内滑出的一小段蠕动物体,才令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小贝立刻前往上海瑞金医院急诊求医,经过检查医生确认她体内寄生的是一种名为牛带绦虫的肠道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可通过食用未熟透的牛肉或其他含有绦虫卵的食物进入人体。 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医生采用了包括泻药、南瓜籽粉、槟榔煎液等一系列传统疗法,以帮助小贝排出体内的绦虫。 令人震惊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小贝竟然排出了长达10米的绦虫,这条绦虫已经在她的肠道内生长了超过一年,医生表示这种绦虫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寄生在肠道内并吸收宿主的营养,但小贝体内的绦虫在生长过程中并未引起她太多的警觉。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专家透露像小贝体内的这种绦虫虽然已经达到10米长,但在自然界中,绦虫的最长长度可达21.9米,远超常见的记录,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小贝体内的绦虫还可能继续生长。 牛带绦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它的虫卵通过不洁的食物传播,牛肉或其他肉类中若含有绦虫卵,经过生食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绦虫会在肠道内孵化,并逐渐发育成成年绦虫。 其头部有吸盘和挂钩,可以牢牢地附着在肠壁上,吸取宿主的营养,随着绦虫的生长,它的身体会逐渐延长,甚至达到惊人的长度。 绦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吸食营养,并且可能导致肠胃不适、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症状,在极端情况下绦虫如果未及时排出,可能会影响到宿主的肠道健康,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上海瑞金医院的专家指出,小贝体内的绦虫显然是通过食用生牛肉感染的,虽然生牛肉在一些地区被视为美味,但这种食物的潜在风险非常大。 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的牛肉,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携带的寄生虫卵进入人体,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专家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烹饪的肉类,尤其是在来源不明的情况下。 此外专家还强调,对于一些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定期体检、及时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如果出现类似腹部不适、肛门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网友表示震惊和不安,有些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排出寄生虫的经历,甚至有网友分享了自己体内寄生虫的大小和蠕动情况。 大家纷纷表示,食物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生肉和不熟的食物,可能成为寄生虫的温床,有网友表示:“小时候常听家里人说,吃生肉有危险,但没想到这些寄生虫能长得这么长,真是吓人。” 还有网友指出:“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就是生动的例子,吃东西得小心,生肉可不能随便吃。” 小贝的经历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食物的美味背后往往潜藏着健康的隐患,尽管现代社会人们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但健康始终是最重要的保障。 在享受美食时必须警惕潜在的风险,尤其是生食类食品必须确保其彻底熟透,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健康问题。 (信息来源:光明网——《半夜爬到大腿处,又缩回肛门……女子体内取出10米长虫!还是活的》)

0 阅读:9
粉墨叔叔登场

粉墨叔叔登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