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杨子真的很像读研时遇到的某些导师……
一只思敏在浙大吃烧烤
2024-12-21 15:18:05
我第一次看《再见爱人4》的时候,总觉得这个人身上有谁的影子。后来某一刻突然拍脑袋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我们读研中遇到的某些导师吗?
问题是回避不解决的,一要解决就拿一些“大词儿”来压你,动不动就上价值,说学生格局小,为学生考虑,都是为了学生好,学生不懂事blabla……
最新一期黄执中在讲“跳针法”的时候(指的是当你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对方不断地篡改议题),我实在太有感而发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当你带着你想解决的问题或者诉求去找导师,
然后带着什么问题进去,带着什么问题出来。甚至有时候自己的问题一点没解决,还领了很多新任务出来。迷迷瞪瞪的,等出来很久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糊弄”过去了一次。
这种很典型的是这种导师听了你的需求之后他心里门儿清,但是他表面上会表现出一副很体谅你很为你考虑然后为了让你进一步成长和突破你的极限劝你要继续努力啊要继续给自己加码啊。
大饼是要画的,宏伟蓝图是要描述的,密密麻麻的话里让学生插不进一句,最后思路被迫跟着他的“蓝图”走,学生往往已经在对话里懵了、迷失了。你会发现这种对话里导师一般用的词都很“大”,什么多少钱经费的项目,什么几十分的顶刊,什么你做出来这个未来就能怎么怎么之类的。
说了很多,好像听到很多信息,【但实际没有一个能解决你当下的问题】。
因为你们的对话从对方刚接上话茬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偏离了你想找他的原始轨道,
因为对方根本不想解决你的问题。
很多学生内核比较弱,特别是面对地位比他高的导师,一声不敢吭,只能任由被对方牵着走。
🔺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室嘉宾里说的“重复”,这也是我在咨询中反复和遇到这种问题的学生强调的解决方法。
你在进办公室之前一定要明确好自己的诉求和要解决的问题,
当你一发现对方把话题岔开之后,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我们不打断,但是你要等他说完喘息的话口及时跟上“老师您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今天是想问……”
一次不行跟两次,两次不行跟三次,就像观察室里一直重复的:
“可是你让我开车开了七个小时”
实在害怕自己又跟着对方走了跑了神那就把诉求…
(写不下了,剩下的文字看图片吧👆🏻)
0
阅读:0
后期-长期/简配
我看的时候也是,看到杨子PUA黄圣依开七个小时车等等,就想起了导师不也是天天说为了我们的进步然后来push我们吗
账号已删除
学到就是知识,每个人看到后学到的都不一样,对自己有帮助就好我也学到了,重复事实:你让我开了七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