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看到小男孩帮父母卖糖葫芦,本想照顾一下他的生意,但问价后觉得太贵就没买。但万万没想到,小孩反怼:“你不买问什么价?”还热情“问候”女子的父母!结果悲剧了。 最近在山东济南的芙蓉街上发生了一件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一根普通的糖葫芦竟成了社会争议的焦点。 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女游客想要购买糖葫芦,却因价格问题未能成行,然而这一举动却激起了小男孩的愤怒,不仅言辞激烈地回击,还引发了父亲的纵容和支持,这起看似简单的交易纠纷,背后反映的却是复杂的教育问题、消费权益和社会心理的碰撞。 那天女游客和朋友正在芙蓉街上漫步,感受冬日的寒冷与热闹,她被街边摊位上卖糖葫芦的小男孩吸引,想着小小年纪的孩子能帮父母分担家庭生意,心生好感便上前询价。 可是男孩报出的价格让她有些犹豫,而糖葫芦已经开始融化,质量也让她打了折扣,于是女子决定放弃购买。 这本是一次普通的交易行为,但没想到小男孩突然变得激动,嘟囔道:“不买你问什么价?”紧接着他开始用不太友善的言辞对女子进行辱骂,言语中充满了敌意和不满。 这一举动让女子和她的朋友感到愤怒,也让围观的路人感到震惊,女子本能地回应道,想要给小男孩一些教训,“你不能这样做。” 然而这一冲突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反而更加升级,当女子通过手机录下视频并发布到社交平台后网友们的反应不一,有人指责小男孩无理取闹,也有人批评他的父亲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女游客的回应也有过激之嫌。 令人惊讶的是,事件的核心并不仅仅是小男孩的行为本身,更在于其父亲的态度,作为父母的监护人,男孩的父亲不仅没有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在旁边加油助势,称“不买就不问”,这一点让人不禁思考,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否在无形中纵容了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的粗鲁行为并非凭空而来,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的脾气是年幼无知,但当父母对这种行为默许甚至支持时,孩子便会形成“消费者问价就不买是错”的错误观念。 父母的纵容和过度宠溺,往往是孩子对社会规则、对他人尊重的缺失的根源,事实上商家作为买卖的一方,理应理解顾客的知情权,价格的透明和合理是每个消费者应享有的基本权益,顾客问价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购买。 事件迅速引发了网上的热烈讨论,网友们的观点不一,有的指责小男孩缺乏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有的批评家长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行为不当,也有网友从消费者的角度表达了对商品价格和服务的合理期待。 一些人认为,做买卖本就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宽容,顾客询问价格并不是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商家觉得顾客只是来问价而不购买就开始反感,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并没有做好生意的准备?”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然小男孩是为家里做生意,作为父母应该教会他怎样与顾客正常沟通,而不是放任他做出这种无礼的行为。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指出,游客问价不买的行为在某些商家眼中确实会造成困扰,尤其是在生意冷清的情况下,频繁问价的顾客可能会让商家感到烦躁,但这种情绪也不能成为失礼对待顾客的借口,服务行业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尊重每一位消费者。 这起事件虽然看似因一根糖葫芦的小小争执引发,但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教育缺失、消费者权益、商家服务态度等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让一个普通的市场交易演变成了公众话题。 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既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也要提升社会各界的服务意识,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理性和文明的社会环境。 通过这次事件,希望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中汲取教训,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商家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消费者也应理性维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 (信息来源:中华网——女子问价后离开被怼不买问什么,商家态度引争议)
山东,女子看到小男孩帮父母卖糖葫芦,本想照顾一下他的生意,但问价后觉得太贵就没买
粉墨叔叔登场
2024-12-22 11:10:15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