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役,在142号高地上,排长牺牲后,剩下14名战士无人指挥,这时,杨国跃站出来说:“我来指挥!”战士们听了,顿时一振。 1984年7月12日凌晨,老山地区142号高地。漆黑的夜空下,越军借着浓雾发起了猛烈进攻。他们的目标明确,试图以偷袭的方式迅速夺取这块战略要地。 此时,阵地上只有排长李海欣率领的14名战士坚守。炮火袭来,山崩地裂般的轰炸声中,战士们紧张地注视着前方。突然,令人心痛的一幕发生了,排长李海欣不幸被敌炮击中,壮烈牺牲。 战士们的心揪紧了。来自三个不同单位的他们彼此并不熟悉,排长的离去更让他们陷入迷茫。谁来指挥?如何抗击敌人?阵地上弥漫着短暂的沉默。 “不能就这样下去!”正在这时,一声有力的声音划破了紧张的气氛。杨国跃站了出来,坚定地说:“我来指挥!” 他的声音如同一根定海神针,让所有战士精神一振。面对敌人,他们迅速调整心态,拧成一股绳,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挑战。 然而,情况比想象中更加危急。越军的火力越来越猛烈,通信线被炸断,指挥机变成“哑巴”,外界的支援无法到来。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独自面对敌人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杨国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指派战士唐友国冒险前往连部报信,请求支援。 唐友国并未多言。他默默整好装备,向杨国跃敬了个军礼,随后转身冲出阵地。他知道,外援对于战友们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 但路上埋伏的敌人早已虎视眈眈。唐友国在突围途中遭遇了猛烈的伏击,他的身上多处中弹。尽管鲜血浸透了衣服,他依旧咬牙坚持,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向143号高地方向挪动。 身后,一道长长的血痕触目惊心,那是忠诚和使命的象征。唐友国最终因失血过多倒下,他嘴唇微微张动,仿佛在说:“阵地,交给你们了……” 唐友国的牺牲深深震撼了所有人。他的精神成为战士们心中的灯塔,点燃了更加炽烈的斗志。 与此同时,杨国跃与其他战士依旧在阵地上顽强坚守。越军一次又一次发动进攻,凭借人数上的优势试图突破防线。杨国跃迅速组织队形,分配火力。他的每一个命令都果断而清晰,展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 在战斗中,周忠烈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负伤,此时伤口再度裂开,鲜血直流。然而,他仍然咬紧牙关,坚持不下火线。 当敌人冲锋时,周忠烈手持枪,精准扫射,将敌人一批批击退。物资耗尽后,在弹坑间的短暂喘息中,他对战友们低声说道:“守住阵地,别管我!” 这样的场景在阵地上不断上演。每一位战士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将所有的愤怒和力量倾注到对敌人的还击中。 经过长达十个半小时的激战,越军的进攻被彻底粉碎。他们伤亡惨重,不得不选择后撤。而我军的14名战士,尽管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却成功守住了142号高地。 战斗结束后,杨国跃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军队的光辉典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这场战斗不仅是一次军事胜利,更是一场精神的胜利。它见证了中国军人团结一致、不畏强敌的决心,也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老山142号高地,这片英雄的土地,铭刻下了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
1984年,老山战役,在142号高地上,排长牺牲后,剩下14名战士无人指挥,这时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2-27 12:07:20
0
阅读:94
二人世界
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