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畈老巷并不深,仅有一百来米长。巷子也不宽,最宽之处不过三米。两边的老房子,瓦

乐观的高山 2024-12-31 12:29:51

文艺畈老巷并不深,仅有一百来米长。巷子也不宽,最宽之处不过三米。两边的老房子,瓦楞上生长着许多蒲公英和狗尾巴草。这是四十年前的景象了。 如今老房子早已被拆除,盖起了高高的楼房,小巷子也变宽了,还铺上了水泥并且全部涂黑,当年的踪迹很难寻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艺畈的名声很响亮。每天吃过晚饭,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就搬出椅子和圆凳,有人拉弦,有人吹笛,有人哼唱家乡小调,有人放声高歌。巷东头的麻九叔扯开嗓子喊上一声:“过来几个凑上一曲!” 于是,拉二胡的、拉手风琴的、吹箫的、吹长管的就自动聚到一起。有男声,有女声,有合唱,有旁白,十分热闹。 每到元宵节,每家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每家都出一两个谜语,巷子里的人互相猜谜底,带着酒气,争论不休,笑声不断。 每到国庆和元旦,社区要举办文艺节目汇演,文艺畈老巷的节目总是压轴大戏。 后来,随着打工浪潮的到来,年轻人都外出了,小孩都忙着回家写作业,巷子里的文艺氛围变得淡薄了。很难再看到昔日欢快热闹的景象。 这也许是生活节奏变快的缘故吧?现在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是多元的,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但我依旧很怀念巷子里逝去的时光。

0 阅读:0
乐观的高山

乐观的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