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李克农吃完午餐后,想出去透透空气,刚迈出门槛,便觉得天旋地转,支撑不

一叶知大事 2025-01-15 20:17:43

1957年,李克农吃完午餐后,想出去透透空气,刚迈出门槛,便觉得天旋地转,支撑不住,一只手抓住走廊的圆柱子,顿觉浑身无力,一头摔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1950年5月14日,一张关于李克农的病情报告摆在了包泽东的办公桌上。   由于长期的劳累,李克农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虽然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毛主席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让他前往苏联治疗。   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在苏联疗伤的李克农如坐针毡,考虑到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并迅速投入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   随着抗战走向胜利,李克农的身体已然亮起了“红灯”,只有停止工作才更有利于恢复健康,但他始终不肯妥协。   直到1957年10月25日,那天李克农刚刚吃完中午饭,就在他离开座位的一瞬间,只感觉天旋地转头晕的不行,刚想出去透透气,结果刚迈出门槛,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只能抓住走廊的圆柱子维持身体平衡。   没过多久,李克农再也坚持不住,后脑勺一头栽倒了台阶上,鲜血瞬间染红了地砖,随后便失去了知觉。   李克农妻子得知消息后,立马赶到了现场,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丈夫,她心疼不已,大哭着叫人去请大夫,嘴里也不断在喊着李克农的名字。   很快,医生赶到了现场,并对李克农进行了基本的检查,并得出了初步的判断,李克农可能得了脑震荡以及脑溢血。   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医生一刻也不敢耽搁,立马把李克农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但李克农的病情却没有丝毫好转,反而出现了高烧不退等情况,彷佛下一秒就会离开人世。   医生夜以继日抢救了8天之久,这才将李克农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让他苏醒,其大脑还是处于严重受损的状态,甚至还出现记忆缺失的情况,需要在医院继续静养。   不过李克农并没有颓废,记忆力衰减他就通过写笔记来恢复,同时还养成了写书法的爱好,整个人看起来非常乐观。   李克农曾说过:“一个人活一辈子,最后去见马克思,没有几件事情好交代,便自行‘总结’,那未免太惭愧了。”   他不想如此草率的离开人世,所以他用坚强的意志力不断向病魔发起挑战,终于让病情有所好转。   然而,身体稍有起色的李克农却不甘平庸,他给邓小平写信,说想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中央特科情报史资料贡献一份力量,并得到了对方的同意。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李克农最后一份工作,不够他并不后悔,能为党中央、为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工作,他感到非常荣幸。   工作期间,李克农顶着身体的压力,不断往返在上海和北京之间,不仅为中央特科搜集到了重要的资料,还调查到了一些曾经为党中央工作过的情报人员等,甚至还亲自为他们安排了后事,做完这一切,李克农已经油尽灯枯。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于北京病逝,晚年的他一直坚守在国家的情报战线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克农用生命以及行动诠释了这句古话,他为党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临终前还在为无名战士着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敬佩,他的功绩将永远铭记史册,供后人所敬仰。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安徽全民国防教育网2024年07月11日关于《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李克农将军的家国深情》的报道

0 阅读:43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