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现代军事家都认为诸葛亮有问题,例如粟裕将军就指出,诸葛亮不断的出击就是一

爱吃包子的小熊 2025-01-26 13:16:57

事实上,现代军事家都认为诸葛亮有问题,例如粟裕将军就指出,诸葛亮不断的出击就是一大败笔,他应该固守四川,寻找机会。你如果不被传统文化和环境洗脑,也应该明显看出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就习惯于造神和树贤。 诸葛亮,三国时代的杰出政治和军事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发明家和文学家,他的名字常与智慧与忠诚相连。他的一生致力于辅佐刘备,重振汉室。然而,在历史评价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一直存在争议。 粟裕,一位具有重要军事影响力的开国将军,曾在历史上因七战七捷的战绩备受赞誉。他的军事才能,尤其在以弱制强和出其不意的战术中表现突出,赢得了极高的评价。与毛主席关系密切的粟裕,在军事判断上拥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广泛的认可。 在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时,粟裕给出了直接而尖锐的评论。他认为诸葛亮虽然在政治谋略上表现出色,但在军事指挥和战术运用上并非顶尖。 粟裕指出,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并未全面掌管军队,而是多在幕后提供策略支持。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尤其是祁山战役,更是暴露了他在战术应用上的谨慎过度,未能有效利用局势逆转战局。 在粟裕看来,诸葛亮经常未能有效识破敌人的陷阱,容易被敌军牵制。这与粟裕自己的军事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擅长利用战场上的不利条件反败为胜,常以出其不意的策略压倒对手。 因此,从粟裕的视角看,诸葛亮虽具备政治家的才能,但在军事上的表现并不足以让他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 粟裕的评价反映了其对军事才能的高标准和对战术运用的深刻理解。他的观点不仅源于个人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可能受到其与毛主席亲密无间的师徒关系的影响,这种关系让他的军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此外,苏洵对诸葛亮的评价极为直白,他指出益州的地形使得蜀汉的防御和攻势均显得格外困难。 益州多山,地形复杂,使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难以展开,这在他看来是诸葛亮战略规划中的一个明显缺陷。苏洵认为,将益州作为蜀国的军事重地不仅不利于攻守,还限制了蜀汉的战略拓展。 苏轼则从个人才能的角度对诸葛亮进行了评价,他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指挥并非其强项,尽管忠诚与信义为人称道,但在对抗曹魏的多次军事对决中,诸葛亮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果。苏轼的看法反映了外界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质疑。 苏辙在其著作《三国论》中亦提到了诸葛亮的局限性,尽管承认他的智慧和发明才能,但认为将其誉为军事家过于牵强。苏辙强调,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与他的文学和发明才能相比,显得稍逊一筹。 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诸葛亮不仅因其智慧和谋略被后人传颂,也因其在科技和军事战略上的贡献而备受关注。诸葛亮的故事在历史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记录,从他的早年到晚年,他的生涯展现了一个多面的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和军事策略家。 在技术发明方面,诸葛亮的成就非凡。据历史记载,他不仅改进了军事装备,还发明了多种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这些发明在当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军事力量。 例如,木牛流马被视为古代机械工程的巅峰之作,展示了诸葛亮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辅助军事运输和后勤支持。 在军事策略上,诸葛亮的北伐是其战略才能的体现。虽然北伐多次受挫,但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和战术调整显示了他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兵力运用的高度掌握。这些行动不仅在他的时代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战略研究素材。 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他对汉室的忠诚及其政治理念上。从三顾茅庐到托孤白帝城,他一生致力于复兴汉室,尽管面对重重困难,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军事目标。他在世时,多次修订和完善法令,以强化行政管理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尽管有关诸葛亮是否真正达到了一个军事家的水准存在争论,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他的智慧和成就使他成为后世研究的对象,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诸葛亮的一生都是对军事家标准的一种探索和挑战。

1 阅读:3473

评论列表

东山亮

东山亮

29
2025-01-28 00:24

诸葛亮的定位本来是萧何,负责后勤的。季汉无人可用才无奈自己亲自带兵。

一壶浊酒喜相逢 回复 01-28 22:33
蜀国不是无人可用,考虑人口基数小,更应该唯才是举,广纳贤才,猪哥打击排挤其他人,才导致这个结果。

其真 回复 02-08 12:43
刘备在的时候是萧何+张良,刘备去世之后是张良+韩信。萧何给李严了,李严没当好。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23
2025-01-29 00:41

诸葛吹们最喜欢标榜的武庙十哲,诸葛亮但凡军事突出,为何刘备死前没有给他军事指挥权,而是让他主管后勤内务,主打一个丞相后备干部。法正生前官职军师将军谋主,指挥汉中之战,这不正说明两位谁更擅长军事吗?诸葛亮政务经济治理能力确实很突出一些

DK

DK

18
2025-01-28 09:11

粟裕最擅长积小胜为大胜,诸葛北伐喜欢一战定乾坤,不是粟裕的风格。淮海战役最明显,无数次围点打援和歼灭战,一起构成了60万打80万的淮海战役。

莫忘 回复 01-28 09:16
怎么一战定乾坤法,说来听听[得瑟]

天琊飞 回复 02-01 09:45
做梦呢?一战定乾坤自己超级弱势想屁吃?韩白李放那个位置也不敢这么说!

用户11xxx47

用户11xxx47

17
2025-01-29 09:37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最大得益者是司马懿,如果诸葛亮不出兵,司马懿可能已经被投闲置散到老死,根本不可能掌握兵权,乃至让司马炎统一了三国!

时不我待

时不我待

14
2025-01-29 00:37

事实上现代军事家都认为诸葛亮有问题……?看完第一句,后面基本不用再看了。小编是基本的逻辑都没有的人。你知道多少个现代军事家?还都?你先确定他们都评价过诸葛亮。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12
2025-01-29 11:06

其他人这么说可能不信,粟裕说的我信。

某年某月某日某

某年某月某日某

9
2025-01-28 00:13

历史上只有三次北伐,演义中才是六次。粟裕应该点评的是演义或戏剧、电影

黄黄

黄黄

9
2025-01-31 22:42

首先冷兵器和热兵器战争的战法是完全不同的,用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古代,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一定正确。

风离子

风离子

9
2025-01-30 21:12

蜀汉一直打着正统的旗号,北伐可以库里人心

三样

三样

8
2025-02-06 02:44

应高筑墙,广积粮,缓攻敌。

高拉特的寓言

高拉特的寓言

8
2025-02-08 09:47

以上资料是据粟裕将军秘书鞠开回忆整理。粟裕认为诸葛主要打了两次胜仗,即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可见当时讨论的是演义而非史实。

老李

老李

5
2025-02-08 12:52

没听说过粟裕有说过这话

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

2
2025-01-29 14:04

一个三国演义搞出了多少故事?

古道

古道

2
2025-02-05 08:31

小说而已八成都是编的,两成才是真事。

用户13xxx37

用户13xxx37

2
2025-02-07 18:05

从军事角度没问题但从政治方向考虑呢,臣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全才